趁早·写作100天

半虚构:假作真时真亦假

2022-08-03  本文已影响0人  陌上花开wen

【趁早·写作100天】Day 34
 半虚构一个时代

故事能力金字塔第三层:半虚构。

很多影视片片头或片尾会有这样的说明:“本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半虚构的情节和内容,和现实情境并不完全一样,却能起到增强作品张力、烘托主题的作用。

我们还可能看到这样的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但我们非但不觉得假,反而感受到非常真实,因为虽然人物和故事都是杜撰的,但故事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时代特点是真实的。

《红楼梦》开篇和结尾都呼应了“真事隐去,假语村言”,人物故事是假的,但作为清代封建贵族生活的百科全书,各方面描述都非常写实。也是属于半虚构。

所以,当我们有了写小说的意愿,但又不知如何开始,不妨尝试半虚构小说,从改编真实故事或从熟悉的时代与地方出发。

很多厉害的作家,都有自己题材上的偏好,或自己擅长的领域。比如刘震云小说里的故事都发生在河南,类似还有贾平凹写陕西,老舍、王朔写北京,张爱玲写上海,都是自己长期生活的、最熟悉的地方。

我们希望胜任写作,需要从自身找到最得心应手的出发点、舒适区,从这个领域,找到触发自己的高光点。没有必要去做一个全能型选手,在全方位拓宽视野的基础上,努力做一个专才吧。


半虚构的模板,分为“真”和“假”:

“真”:《了不起的盖兹比》(作者菲茨杰拉德)

作者用自己的一生参与完成了这部半虚构作品。黛西这个角色,就是作者的初恋和他妻子泽尔达的合体。除了真实经历的映射,这部小说之所以伟大,还因为它真实、深刻地反映了上世纪20年代美国年轻人的精神状态。

“假”:《一句顶一万句》(作者刘震云)

故事灵感来自刘震云的外婆讲的一个真实故事。一个人因为唯一相伴的一头牛死了,而离家出走。从这个故事里,刘震云看到了一种精神上的孤独和漂泊。他用三年时间创作了这部小说,围绕孤独这一命题,虚构了一幅小人物群像组成的画卷。每个人都在做同一件事:找个能说句知心话的人。

一切笔墨都在刻画孤独,他把大家每天接触却往往忽视的一个点写到了极致。


读好的半虚构作品,会觉得每个人都活生生地存在世间。那一段段对话也是真实地发生过。故事的真假只是手段,目的是创造情感的共鸣。虽然是半虚构,却格外真切。

写作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在写作中弥补自己生活中的缺憾。在半虚构的平行世界,主人公可以作为自己的映射,以文学的力量扬善除恶、快意恩仇。

20220803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