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毒舌眼中的中国人——《巨婴国》读书笔记2018-06-09
《巨婴国》2018-35
武志红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年12月第1版
武志红是我早已了解的一位心理学家,很多年前,我就在《广州日报》上的心理专栏上读过他的很多篇文章,后来还买过他的书《为何家会伤人》。我知道他喜欢从原生家庭和父母子女的关系角度去解读人的心理问题。
去年(2017年)春节前后知道他出了本《巨婴国》,别人的评论让我对这本书发生了兴趣。寒假期间多次去购书中心,都发现这本书在一楼展示,只是我没舍得买,盼望着学校图书馆买回去让我去借。后来在微信读书上看到了有这本书,于是就买了下来,只是阅读了开头。
后来开学后不久,学校图书馆果然买回来了,在新书架上展示,马上就被我借走了。但借了之后一直没时间看,就放在了那里。后来办公室里的徐老师跟我谈起这本书,说已经被禁了。我说,我在微信上也见过类似消息,但不知是真是假。徐老师后来把我那本书借回去给女儿看了。后来所教的高二学生写了一篇作文,有学生用到了巨婴理论,我讲评时跟学生提到了这本书。
但一直到上周,我才真正开始阅读这本书。阅读前,我在京东和淘宝搜这本书,结果是没有任何结果。我才真正相信这本书是被禁了。后来又百度这本书,发现百度百科上赫然写这本书违反了法规,被禁了。果然如此。
于是,我边读边想,这本书到底为什么被禁呢?后来我看到武志红对中国很多社会现象所包含的心理根源的抨击时,我想,也许这就是原因吧,因为里面确实有不少貌似反动的言论,与我国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符。我举例如下。
“毒舌一点,可以说,集体主义社会,其实满足的,就是大家长一个人巨婴式的全能自恋。大家长对于自己所在的集体,有无限支配权和话语权,他可以随意使用集体主义,为自己谋私利。”
武志红确实是个毒舌,他特别反感集体主义,他公然承认自己是个人主义者。他说:“个人主义的核心,是对每个个体的尊重,特别是,不得以任何名义侵犯个体的利益。相反,集体主义下,强势一方,可以轻易使用集体的名义,去侵害个体的利益。”
除此之外,作者把中国人的集体心理都用巨婴这个理论来解释。他说,中国人的心理,都相当于六个月以内的婴儿,所以中国的成年人都是巨婴。
六个月前的婴儿特征有几个特点:一是共生,二是全能自恋,三是偏执分裂。
六个月前的婴儿和母亲是共同体,认为自己和妈妈不分你我,不分彼此。共生心理在巨婴身上则表现为:到处找妈,总想找人照顾自己;集体主义,大家要共生在一起;统一思想,大家必须统一在某一思想里;反对独立,用集体压制个人独立;没有界限,否则就生分了。
武志红认为:“集体主义的真相是,个体的心理发展水平太低,导致大多数人的里子是破碎的,必须千人一面,用共生的方式,追求和他人的融合,以此将个体镶嵌进一个集体性自我中。”“集体主义中常伴随着最极端的自私与自我中心,而讲究集体主义的社会,一般整体上的道德水平不高。”
我觉得他说得有一定道理,但对集体主义的批判是否太绝对化了呢?在中国最近的历史,特别是文革期间,确实有很多事例验证了有人利用集体主义来实现个人目的,侵害了别人的个人利益,造成了很多历史悲剧,但由此全盘否定集体主义是不是太偏激、太片面了呢?
武志红还有很多毒舌的理论,这些理论有点道理,但我总感觉有点偏激绝对了。例如他说:“文人在描绘中国历史,而流氓却在创造中国历史……或许原因是,流氓中文化的毒比较少,还有自我,而最强中国文人,却丧失了自我。”这样的言论,似乎把我们一直以来所尊崇的传统文化都否定掉了,把我们一直以来树为精神偶像的古代知识分子都打倒了,怪不得他的书被禁。
读他的书会让人感觉不太舒服,因为对应他的描述,我也觉得自己是巨婴——尽管他也承认自己是巨婴。但他的一些言论还是蛮有道理的,例如他对家庭关系的一些论述。
“好人最失败的地方,是伴侣关系。好人藏着一个逻辑是:我为你付出了一切,你要爱我。这种对爱的渴求,自然在伴侣关系中达到顶峰。可是伴侣关系的根本逻辑是亲密。亲密,只能通过真实和敞开而达到,而付出却没有这种功效。”思考一些家庭,思考一下自己,确实有这样的逻辑。因为自己付出了很多,而对方没有回报足够多,于是常常心生怨气,心理失去了平衡。
“很多人怕麻烦别人,但是,不麻烦彼此,关系就无从建立。”这也有一定道理,以前我就老怕麻烦别人,结果让人误以为我是不需要被照顾被帮助的,最后只好独自默默忍受。
“有问题的家庭结构:一个焦虑的母亲,一个缺席的父亲,和一个有问题的孩子。”我觉得这也是很有道理的。本来理想的家庭关系是夫妻关系为主,但很多家庭的状态是母子关系为主。父亲基本上是不存在的,没有承担起足够的家庭责任,特别是在养育和教育孩子方面。 无奈!
2018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