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华烁烁|禅意缘满读写津梁

散人点评韩愈《答李翊书》二篇

2019-06-14  本文已影响42人  河滨散人


韩退之答李翊书

六月二十六日,愈白。李生足下: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抑(不过)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

赞李生,愿意言文。

生所谓“立言”者,是也;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差不多,接近)矣。抑不知生之志:蕲(同“祈”,希望)胜于人而取于人邪?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邪?蕲胜于人而取于人,则固胜于人而可取于人矣!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成,成熟),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和顺貌)也。

对李生提出希望

抑又有难者。愈之所为,不自知其至犹未也;虽然,学之二十余年矣。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处(居也)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必也)(倒装句),戛戛乎(jiá jiáh,艰难貌)其难哉!其观于人,不知其非笑(非议讥笑)之为非笑也。如是者亦有年,犹不改。
然后识古书之正伪,与虽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白黑分矣,而务去之,乃徐有得也。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来矣。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以其犹有人之说(同“悦”)者存也。如是者亦有年,然后浩乎其沛然矣。
吾又惧其杂也,迎而距(同“拒”)之,平心而察之,其皆醇也,然后肆焉。虽然,不可以不养也,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

学文难矣哉,以进学三阶段阐述之。

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虽如是,其敢自谓几(接近)于成乎?虽几于成,其用于人也奚取焉?虽然,待用于人者,其肖于器邪?用与舍属诸人。君子则不然。处心有道,行己有方,用则施诸人,舍则传诸其徒,垂诸文而为后世法。如是者,其亦足乐乎?其无足乐也?

气盛言宜说,文气论

有志乎古者希(同“稀”)矣,志乎古必遗乎今。吾诚乐而悲之。亟称其人,所以劝(勉励)之,非敢褒其可褒而贬其可贬也。问于愈者多矣,念生之言不志乎利,聊相为言之。愈白。

勉励李生


简评:

指点后生,诲人不倦,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为文之道,屡屡析之。张出二帜:一气盛言宜说,一陈言之务去。有志于文者,细细体会之。

韩退之重答李翊书

愈白。李生(少足下二字,示不爽也)
生之自道其志可也,其所疑于我者非也。(非也二字,批评李生之言不对也)人之来者,虽其心异于生,其于我也皆有意焉。
君子之于人,无不欲其人于善,宁有不可告而告之,孰有可进而不进也?(对来求教者一视同仁,皆鼓励之)
言辞之不酬,礼貌之不答,虽孔子不得行于互乡(风气不纯之乡),宜乎余之不为也。(以孔门弟子之典明志)
苟来者,吾斯进之而已矣,乌待其礼逾而情过乎?(礼逾情过何在?)
虽然,生之志求知于我邪,求益于我邪?其思广圣人之道邪,其欲善其身而使人不可及邪?其何汲汲于知而求待之殊也?(连连发问,责之,汝何求殊待?)
贤不肖固有分矣。生其急乎其所自立,而无患乎人不己知。(责其急功近利)
未尝闻有响大而声微者也,况愈之于生恳恳邪?(吾诚恳待汝,汝竟责师?) 
 属有腹疾无聊,不果自书。(不耐烦矣,示以不豫之色)愈白。

简评:

余臆想:李翊得到韩愈指教、提携后,发现老师对别人亦告之、进之,遂修书指斥老师泛爱,自己没有殊遇,韩愈十分不快,作书答而责之。

字里行间,可见韩愈诲人拳拳之心,千古良师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