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高考倒计时一百天,努力拼搏的意义是什么?

2023-02-26  本文已影响0人  徐图后进

35年前,我参加了第二次高考,当时几年高考时间在7月的上旬,我选择了一个较低水平的中学复读,这样,多出一年的学习费用大大降低了,而所谓的宣誓、冲刺宣讲,学校请来的励志宣传,早已磨出了老茧,每当这些时候,我都带上几张小小纸片,上面写满提纲,抓紧时间复习备考。毕竟,高考是我们走出农田的唯一路径,而对于破败的家境,和村上很多莘莘学子一样,高考像是一场步入圣殿的盛典,而关键我们需要拿到邀请——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读一本好书,度一晌午(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

上帝是一个偏心眼,社会也没有公平。二十岁不到的小青年听闻类此观念,经常颠覆内心,渐渐觉得前途渺茫,来路迢迢。憨厚的自家爷爷、村上威望厚重的老人都会来和村上年轻人聊天一次,讲述的道理就是命运掌握自己手里,也开始告诉我们和读书时候不同的观念——确实社会并不公平,而大学的见识和途径将改变命运的天平。

年少时分读书不少,得益于身为大队会记的父亲常常把一些闲书扔在条桌上,我习惯于将读书看到的故事分享给小伙伴,连续几年,我需要每天持续不停的输出故事,告诉他们各种各样的离奇和惊险,从静静地河水、到深秋的稻田、天上地下,将他们变成我忠实的粉丝,也因此,不断收到小伙伴们的糖果瓜子等厚待,有一段时间,我讲故事进行分段,一个“明日再讲”,把小伙伴们养成了放学后前来敲门打卡的规律。但是,也大大的压缩了我的学习时间,终于,父亲下达了逐客令,常常反锁房门,窗户拉个严实,他不再出去串门,守在弄弄堂口看地上蚂蚁打架,不允许小伙伴来打扰我的学习。

那时起,我清楚,原来读书能够收获周遭伙伴们此等厚待,让我增添了读书学习的趣味。

轻松通过高考入准分数线,我降低了自己的选择院校标准,而选择了挣钱多专业的普通学校。实现上大学的梦想,关键在于走出农田,迈进国企大门,拿一份厚实薪酬。这是当年的高考意义和目标,也是我之前岁月的终极梦想。

时间荏苒,每年的高考时段,我不间断的收到乡邻、亲戚、同事朋友关于择校,孩子未来的询问或交流,我也像上一节大课一样预先进行分析,听取他们的诉说,给出我的理解和判断。心里也不停的祝福他们的孩子能够在未来的象牙塔里,斩获他们的自信和人生憧憬。

前几年,一个雾霾的故事,延续多年成为我讲道理的案例。身处黄土地上,接受的只能眼前笼罩的雾气,看不清,不知如何走向;而上了一定的高度,就能发现更好的路在什么方向;更高一点的地方,自己就能看得更清楚,甚至能够看到远方自己的目的地。

高考努力的意义如是,就在于我们要达到某个高度,清楚自己的选择准确性,不走弯路。

任何学习的意义就是不停搭建自己的平台,让自己主动选择,而不是被动候选。

每个我们努力付出的岁月时光分秒,都是为我们未来生活增加筹码,面对困难时有了一份从容和淡定。而现在,投入写作的训练和学习,冀望自己能够延续童年时讲故事的能力,还愿孩童时期的自己一个远望的梦想,流畅的讲在嘴上,刻在铅印的文字里,去慰藉和致谢当年父亲经意或者不经意留下的书籍,或许还有他的初衷和“诡计”。

一不小心,我养成了终身学习的习惯。我在这样的习惯里身心愉悦,从厚实的书本里找到自信。不善言辞的我,聚会期间常常显得木讷和愚笨,我也无意于练习辞令,驯养自己口才。比之于虚无缥缈的机巧,我更愿意根植书本徜徉文字的海洋中。

中学的门口,和千万翘首张望的父母一样,我们期待下一代增加一份认识,书本累积起来的营养,滋养的是我们今后终身依托的身体和头脑。

高考百日冲刺,和我现时电脑上方备考的倒计时钟一样的时间,足以能够改变我们许多,甚至一个质的飞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