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

停车坐爱枫林晚——听马玲老师讲《山行》

2016-10-04  本文已影响2882人  橄榄树张春燕

当马玲老师(南明教育榜样教师,首届“全人之美”颁奖礼唯一特等奖获得者)来到橄榄树教室准备上古诗《山行》时,我竟然有一会儿回不过神——因为马老师和《山行》,都是跟我有关的故事。

先说《山行》。那是三年前的北京,干老师在帮助我们语文组教研完这一课后,回到罕台的教室亲自上了这课。我在工作群里央求看上课视频。可是魏老师(南明教育总校长魏智渊老师)回了一句:“你自己手头还有那么事没有做完。先不看二年级的了。”虽然知道魏老师是善意提醒的,但仍然气得吹胡子瞪眼:我是有堆事情还没做完,但是,我又不能24小时工作,这课对我来说不是工作之内的教研,而是工作之外的精神食粮——我是打算用我本来准备看电影的时间来补充精神养料的,凭什么不给看!于是我私下偷偷拷了视频,仔仔细细回味了数遍。边看边拍桌子:是呢,是呢!就是这个意思呢!

而马老师,四年前的冬天,我在罕台立校日的纪念活动中第一次见到她——彼时,她带着她的小毛虫朗诵金子美玲的诗歌,我被深深的,深深的打动,结束后在台下迎面那一刻,我闪着泪花举起双臂——我想要拥抱她,但是一羞涩,便变成了含蓄的握手。那时候我就在想,我什么时候能够有机会作为她的学生,或者有机会让她给我的学生讲一节课呢?

不料想,此刻,她正坐在我的橄榄树教室的琴凳上跟孩子们弹琴吹葫芦丝,几分钟后,便要真的对着孩子和我,开始讲这堂我记忆深刻的《山行》。我不禁按了按扑通乱跳的心脏。

离上课还有三分钟的时候。马老师离开琴凳,来到打着《山行》的大屏幕前。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马老师顺势问一个恰巧经过的孩子:你会读吗?

孩子很自信地说“会”。但是,真的读起来,第一句便遇到了问题。

这时旁边又有几个小伙伴参与进来,大家通力协作,总算快快慢慢的顺了下来。

这让马老师对孩子的程度有了初步的了解——无论从古诗的朗读还是字面意思的梳理上来讲,这首诗对于一年级并特别就此训练的他们来说,都有难度。

上课铃声响起。孩子们回到座位。

没有开场白——在南明的文化中,那些像公开课一样精心设计的“引语环节”从来都是被省略的。因为老师期待课堂的每一分钟,都被引向真正的问题——马老师即刻让孩子自读诗歌。半分钟后,开始第一次齐读。

孩子们先是在“斜”那里出了问题,有人读xie,有人读xia。

马老师告诉孩子,这个字有古音和今音,古音读xia,和下一句的jia押韵。但是现在,两个音都可以。她问孩子们愿意读哪个音,孩子们说xia,马老师说好,那我们就统一读xia。

这一遍,全班基本通顺(当然,部分孩子遇到生字,便闭上了嘴)。

“好,你们读到诗人的名字叫杜牧,你看这个‘牧’字,跟我们学过的一个字很像,它是哪个字?”

有一个孩子喊出“收”。

“对啦!”马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两个字:“这两个字的右边都是……”

“反文旁”。

“反文旁表示……”

“手拿小棍!”很多孩子同时喊出。

这是字源识字。孩子们之前学过“反文旁”,所以准确答出了它的意思。

“手拿小棍在……”马老师边说边指着“牧”字左边的“牛”字边。

“赶牛!”

有孩子又喊出。

“太聪明了!手拿小棍,去放牛放羊,我们就叫‘放牧’。那么放牧的小孩我们叫什么?”

“牧童!”孩子们兴致高昂的喊出。

好的,那么我们再请一个孩子来读吧!马老师用“点兵点将,点到谁就是谁”的顺口溜点到了一个孩子。

孩子啊的一声,表示抗拒:“有些字我不认识。”

这个孩子比较羞怯,上个学期,每每被点到名字,哪怕是自己非常擅长的英语,也会连续说no。这一次,她有这么多字不认识,会开口吗?

但马老师没变主意,她温和地望着他:那我们一句一句来。看,题目是——

山行。

作者是——

杜牧。

接下来——

在她的鼓励下,孩子开了头,整首诗读下来,只有两处错误——将“径”读成了三声,在“霜”上卡了壳。

马老师将“霜”字写上黑板,并注音,“三拼音节,读三遍。”孩子们拼读三遍。

“霜是什么东西?”

“就是那个白白的东西。”“厚厚的东西。”大家七嘴八舌。

马老师遂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

孩子们喊出“霜”。

“对,那么,霜这种白白的,厚厚的东西什么时候出现?”

“秋天!”“中秋节!”“就是秋天和冬天结合的那个时候!”(《静夜思》我们前些日子学过,孩子们记起了其中关于“霜”字的讨论。)

马老师肯定孩子的同时,不忘特别将目光回到之前说不会的孩子:“你看,你其实是会读的。”

之后,再次全班齐读,这次,孩子们摇晃着脑袋,几乎都张开了嘴。

初步疏通后,马老师抛出一个大问题——

“诗人是去“秋游”吗?或者,他是去做什么?你凭什么这样认为,诗歌中有证据吗?”

“不是,他是去写诗!”

“是去找灵感!”

孩子的理由暴露他们的答案只是顺着老师提问的口气信口说出。因此马老师迅速将孩子打回文本——

“你为什么这样说,请从诗中找出证据。”

“去看二月花!”

“去白云生处盖房子!”

马老师即刻对这个孩子用文中的“二月花”和“白云生处”回答做出反馈——

“很好,你们看他,已经学会从诗中寻找答案了!那我们再读一遍,看看诗人究竟是去山中干什么。”

孩子们于是带着问题再次齐声朗读。

“请问,你看到了什么?”(大屏幕上出现了歪歪斜斜的石径)

“树林!”

“雾!”

“土豆!”

“小路!”

马老师马上抓住“小路”,问:这在诗中是用什么字表示的?

没有孩子回答出。

屏幕上出现“径、劲、经、茎”四个字,马老师指着后三个不同的形旁问,孩子能给回答绞丝旁跟丝线有关,力字旁跟力气有关。到“茎”这里,师顺手搬起一旁的栀子花,问,哪里是茎?孩子于是明白,连接叶子的杆就是茎。

最后,她指向今天的重点字“径”,问双人旁表示什么。

“道路。”

“那么径这个字,就是表示路”。

“这是一条怎样的小路?”

孩子七嘴八舌。

马老师马上正面反馈:“这三个孩子很好,因为他们知道举手回答!”(每一次的表扬,都伴随着对为什么表扬的说明,意在帮助孩子们建构“举手发言”的规则意识)然后总结孩子的话:“这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这是一条通向远处的小路,这是一条光滑的小路。这是一条危险的小路。”

面向最后一个说出“危险”答案的孩子,她说:“跟他出去可安全了,因为他总能发现危险。”孩子们会心地笑了。

“所以,我们可以说(指着黑板上“曲径”二字),这是一条——”

“曲径。”

“而这样的曲径用一个字来表示就是——”

“斜!”孩子们喊出。

“那为什么‘斜’要有这个‘斗’字呢?”

孩子们答不出。马老师点出“北斗七星”——

“见过北斗七星吗?他们就这样弯弯曲曲组成了一个‘斗’字”。孩子们恍然大悟。

再次出现“径”,孩子们能够迅速答出“小路”。

“那么石头小路就可以叫——”

“石径!”

“那么‘石径斜’是什么意思?”

一个孩子说:“就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斜着伸向远方。”

“为他鼓掌!”

这样,孩子们完成了第一句的理解。马老师于是继续推进——

“那么,这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伸向哪里去了?”

“亭子!”孩子又习惯性的随口喊出。当然,也或者是受了图片的影响——但这仍然是非法答案。要知道,文本是自足的,所以答案必须从文本而不是图片中得出。

“亭子?”马老师遂重复第一句诗:“远上寒山石径斜。”

聪明的孩子马上反应过来——“寒山!”

“好,通向寒山,那么,寒山上看到了什么?”大屏幕出现第二句诗,同时伴随着云雾缭绕的山顶图片。

“雾霾!”

大家笑了。马老师指出,这不是雾霾而是白云——哦,可怜的孩子,你们大概已经无法感受那被白云而不是雾霾缭绕的日子。

“这样的地方给你什么感觉,这样吧,先说说我们现在住的地方是城市还是什么?”

孩子说“城市”。

“城市”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吵吵闹闹”“有很多高楼大厦!”孩子抓住了特点。

“那这里是这样吗?”

“不是。”

“是什么?”

“白云。”

马老师让孩子再读两句。至此,算是完成了对它的理解。

接下来,进入三四句。

屏幕上出现了红色的枫树林。

“你看到了什么?”

“枫叶”

“枫叶的叶子什么时候红?”

“秋天。”

“枫树的叶子在秋天变红,所以我们就叫它红叶。而被霜打了之后的叶子会更红,我们来欣赏一下。”

大屏幕出现了很多幅秋天枫叶的图片。

“猜猜这是什么时候的霜叶?”

孩子们看出了薄雾和阳光。马老师指出这是“夕阳”,孩子们于是明白这是夕阳照耀下的枫叶,所以叫“枫林晚”。

随着图片的切换,有孩子不断发出“我的乖乖呀”的惊叹。马老师笑回:“你又惊叹了!只不过,作者在这里,看到满山的枫树林,他可不像你,因为他是个诗人啊,而你只是个小毛孩,所以你只会说‘哦!我的乖乖呀’他看到满山这么红的枫叶,就想到了二月的花。春天的花开的时候是红艳艳的,很漂亮。可是,此刻诗人认为,是二月花更漂亮还是霜叶更漂亮?”

“霜叶!”一个孩子喊。

“为什么?理由?”马老师紧追。

“因为……因为他说了‘乖乖’!”孩子说完,自己先笑了——他在故意捣乱。

马老师驳回,并重复诗句“霜叶红于二月花”,问——

“什么叫红于?这个‘于’就是‘比’的意思。霜叶红于二月花,什么意思?”

“霜叶比二月花还要红。”孩子们终于明白了。

大屏幕又出现大片红枫林。

“如果你驾着马车要去做官,但是经过这样的被夕阳照射的枫林,会不会为了欣赏它而停下车来?”

“会!”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马老师在“坐”字这里停住——

“坐。现在你们都知道,坐就是这样坐着,但是古代,这个字的意思就是“因为”——坐爱就是因为喜爱的意思。作者喜爱什么?”

“枫林!”

“对了,这就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马老师将诗意在意境中解了出来。

至此,整首诗的意思梳理完毕。

马老师请男女同学分别来读。并给予反馈——

“如果男生读得像女生那么有感情,女生读得像男生那样有力量,就更完美了。”

接着一转——

“诗的意思我们明白了。诗人是坐着马车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去做官,但是路上看到了石径斜,看到了白云生处有人家,又看到了二月花,然后就把车停下来欣赏这美丽的风景。”

有孩子又问:“他上山到底要干啥?”

“好问题。是啊,诗人到底要干啥?这条弯弯曲曲的道路是不是诗人要走的道路?”

“是!”

“理由?”

“没有。”

“我们学习就是要找出理由,这样才会越学越聪明。诗人认为最美妙的风景是什么?”

“霜叶!”

“理由?”

“因为霜叶比二月花红。”

“哎呀,这个孩子太棒了。因为你终于学会从诗中找理由了。”

马老师再次让孩子读诗。

这一遍,在“寒山”二字下划了横线。读完出示《寒山》诗——

无 题

寒山

一住寒山万事休,

更无杂念挂心头。

闲于石壁题诗句,

任运还同不系舟。

马老师解释,一个诗人,很爱写诗,给自己起名寒山,还把房子造在高高的“寒山”上。住在这里,就没有了杂念。你喜欢寒山吗?你想不想住到寒山上去?

有孩子立刻说不想,把自己饿死了怎么办?

马老师笑笑,又出一首——

她指着“幽处”问:“这是什么地方?”又在下面句画出圈:“原来是只有山光,只有鸟叫的幽静地方。”

“你喜欢这样的地方嘛?”

“我喜欢,但是不想住在那!”

“你说的非常好,诗人喜不喜欢这样的地方?”

“喜欢。”

“但是他想不想住在那?”

“不想。”

“他要去干什么?”

“做官。”

“是的。古代有人特别喜欢这样一句话——天生我材必有用——我要念书,把我的才干发挥出来——古代认为读书,然后做官才能发挥才干。”

孩子们似懂非懂,马老师接着说:“这首诗马老师今天只能给你讲一半。所以今天呢,我们只知道秋天到山中去会非常美。我们还知道杜牧很有意思,他看到远山的风景很喜欢,但是喜欢之后他还是决定继续前行。至于他为什么前行,你可能要等到七年级,或者早一点五年级的时候就会明白。”(因为七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收录了这篇,而我们五年级我们有整整一年的“在农历天空下”的课程,那时候,关于儒家道家,关于出世入世,孩子们会有一个贯通的把握)

大家齐声朗读。最后,马老师再次强化孩子的规则意识——

“今天马老师特别表扬——这个同学学会了听讲,这个同学学会了思考,这个同学学会了从诗中为自己的观点找出证据。这是三个让我印象最深的同学,希望以后还有更多的同学让马老师有机会了解你。”

下课了,和起身准备下楼上轮滑课的孩子不同,听课的老师久久未动。

如果说,之前通过干老师的视频,我认为我能够讲清楚诗歌,那么马老师的示范以及课后的研讨,则让我对平时习焉不察的地方——比如规则的建立,比如细微处的反馈,比如时刻紧扣文本的意识——有了新的关照。这种有光的感觉,真是美妙极了。

我相信,这种美妙的感觉也在孩子的心中埋下了种子:我们的心里,也可以同时住着两个地方。一处,是那个值得向往的“白云生处”;一处,则是我们常常身处的“枫林晚”——那片同样值得欣赏的,比二月花更加火红的尘世风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