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喜欢书中人物
书是无价之宝,读书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而且还可以解忧。
读书中的人物,感觉他们犹如真人般。比如《红楼梦》的刘姥姥,我尤为喜欢。
刘姥姥生活在底层,年过花甲,可是她不向生活低头,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能让女儿一家子脱离贫困生活。
刘姥姥费尽心思的想办法,功夫不负有心人,她老人家终于想到了贾府的王夫人是她可以突破的对象,不管过程怎样,她最终实现了愿望,她和女儿一家过上了幸福美满的农家生活。
我喜欢刘姥姥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即便是被生活压在最底层,依然不忘追逐梦想,按照自己的目标奋力前行。
我喜欢刘姥姥大智若愚的处事态度。她和贾母王熙凤等游玩大观园时,她的健康的体魄、矍铄的精神和幽默风趣的性格,瞬间“迷倒”了贾母。
贾母如此高贵的人,比刘姥姥还年轻十来岁,其精神和身子骨没有办法和刘姥姥比。特别是刘姥姥绊倒后,一骨碌“跳”了起来,让贾母惊呆了。
我想这就是精气神的力量。刘姥姥使我再次想到了塞缪尔.厄尔曼的《青春》。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弘的想象、炽热的感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涌流。”
“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如此锐气,二十后生有之,六旬男子则更多见。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
“无论年界花甲,抑或二八芳龄,心中皆有生命之欢乐,奇迹之诱惑,孩童般天真久盛不衰。人的心灵应如浩渺瀚海,只有不断接纳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的百川,才能青春永驻、风华长存”
这不正是刘姥姥的写照吗?
从刘姥姥的身上,我还想到了那些像我一样普通的妈妈们。即便是我们的生命从未拥抱过成功,但如果我们能够沉下心来读书,为孩子树立阅读的榜样,那么我们的孩子会替我们实现梦想。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当经由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孩子,可以为理想而叱咤风云时,我们的生命依然是不平凡。
这样的父母不正是和刘姥姥一样吗?不也是同样让人尊敬和爱戴吗?
同样的书中人物,我还喜欢的是高尔基的《童年》中的外婆。
“外婆”和刘姥姥一样的可爱、善良和能干。她用自己全部的力量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比如小茨冈、阿廖沙,及格里戈里等弱势的人。
能够支撑她坚强的拥抱生活的力量来自于她的信仰,对生活百折不挠的挑战的勇气。
她对待老头子的温和让我惊讶,她那么高的个子,却无条件的接纳并善待他。
对两个不成器的子,外婆的那种无奈与心酸。这使我想到那些只顾事业而忽略子女教育,到头来落下一场空的妈妈。
教育孩子是头等大事,孩子不只属于小家,更是属于伟大的祖国。
如果每对生活在底层的父母,从孩子身上“着手,”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样的父母是了不起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