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总是活得那么规矩?
从开始规律写作以来,我便开始积累素材之路。7月到现在看了许多部电影,从中获得许多的能量。8月份,看的电影主题基本都以童真童趣为主,透过电影看了很多熟悉的场景,忍不住嘴角上扬。当把思绪拉到现实中来,又发现我们都活得太循规蹈矩了。
昨天到今天,上班路上都在看《小王子》。当看到小女孩的妈妈,给她制定了一墙壁的人生大计,细致到每分每秒的计划,直到女孩终老的所有计划都在内。我真的被震撼了,我压根理解不了,一个小女孩,本该快乐嬉戏的年纪,为什么要背负那么多大人强加的思想和压力。
我对少年的印象已经不深了,我想大概是没有发生太多深刻的事情吧,心情也不是快乐到飞起的那种状态。现在再让我回想,我能想到的是8岁以下发生的事情了。当然有些印象深刻但是却不好的事情,而另外一些在每一个生活的间隙里,不经意转过脑海的,是童年时代在山村田野里狂奔的情景。
脑海的某个小房间里,存放着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姑娘,在山野的斜坡上,在田园的李树枝桠边、柿子树上,在枣子树下,在桑葚树叶枝头,在破旧坍塌的老房子前,在清澈寒凉的水井边,在淙淙漫流的溪水旁,一阵阵银铃般的笑声,隔着十几年的时光传来,悦耳动听。
总在盼望着长大的我,有一天长大了,我才知道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我们多少人的生活过得无趣且邋遢?我们每日每月的工作重复了一遍又一遍,我们没有太多自己的主见,约束性的教育已经把我们彻底改造成方方正正的人。我们不像《胡桃夹子》里那个老顽童的伯伯,不像《小王子》里的飞行员爷爷,我们活得太规矩了。不敢想,不敢做,不敢闯。
在看《遗愿清单》的时候,虽然我很佩服Carter的渊博学识,但我更加喜欢爱德华的勇敢冒险,他不受太多条条框框的束缚。虽然一开始他接受不了自己患病的事实,但当他彻底接受了现实,并看到Carter写的遗愿清单,他提议去跳伞。老实的Carter拒绝将这列入清单里,而他大胆的说辞让我深深喜爱这个老头,他活得个性鲜明、有趣极了,他活得太不规矩了!
从小长辈们告诉我,千万不要尝试未知的东西,学校的教育让我们缺失了大胆奇幻的想象力,父母们禁锢着我们对于世界的别样认知。我们过早的学习规矩,方方正正,最终我们成为了,长辈们眼中满意的乖孩子,很懂规矩,安分守己。
但是这样的我,却让自己越来越不喜欢。当你活得安分久了,有一天,当你很想做一件有趣的事,你受到的阻挠力会特别多。就像从小都是乖乖女的我,想要去旅行,去见识有趣的人和事,被老妈知道了,臭骂了好长时间。甚至于我现在越来越不“听话”,前段时间妈妈特别严厉地表达了她的气愤:你再也不是原来的二妹,你读了个大学变了那么多。我想,她大概是不能接受现在不想再守规矩的我吧。
大都市里,我们是衣着艳丽的白领,出入高大宽敞的写字楼,在格子间里重复着一天又一天的工作。我们常常想要出去旅行,我们常常想要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是却怕喜欢的事情养不活自己。我们甚至还常常做着年少时那个梦想,在素白的墙壁上留下,一个个荡漾着涟漪的光晕。
我们为什么总是活得那么规矩?小时候因为父母长辈们的影响,迫不得已。但是长大了,有自己的意识,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了,为何还是这般规矩?我们太害怕了,害怕承受不规矩可能的风险,害怕不规矩可能养活不了自己。
在我们还没有独立思想的时候,被灌输了太多“规矩就是对的、安全的”的信念,在我们十几二十几年的成长中,无数次验证了这个观念。一直特别规矩的你,偶然不想规矩,却遭来父母和老师的指责,反而让你更加坚信守规矩才是正确的,顽皮不逊就会挨打挨骂。
但是我们都已经长大了,我们已经有很强的分辨能力了,你想做什么都是自由的。清华博士去卖猪肉;本科毕业承包山林;出入摩天写字楼多年职场白骨精,突然辞职开始间隔年;业绩斐然高薪白领大山里义工;有名气明星贫困山区支教多年······你觉得怎么开心怎么来。
谁说清华博士一定不能去卖猪肉?谁说本科毕业一定要规规矩矩去找体面的工作?谁说职场白骨精只能一直玩转职场?谁说明星就一定要规规矩矩拍戏唱歌混娱乐圈?所有不敢突破规矩这条线,都是你的心智模式限制了自己,你害怕未知的路,你恐惧另一种生活方式是否安全。
如果你觉得规规矩矩的生活,实在太累了,那么来个“微出轨”吧,打破前人的条条框框,闯出自己的阳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