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散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泥沼,每个人都孤独。

2020-05-01  本文已影响0人  轻解罗裳

       

喜剧之王

        小时候几个小伙伴最喜欢在三叔家附近玩,因为他从来不赶我们。三叔经常一个人坐在门前有阴影的地方看着他种的那株花,一看就是半天。

        那视线留在那颗花骨朵上,但目光好像望向了很遥远的地方。

      不管我们多么闹腾,声音多么放肆,他从来不会看我们一眼。

      我以为三叔是个聋子又或者那棵花骨朵里一定有什么秘密。

      我有一次好奇也去看了看那棵花,左瞅瞅右看看发现不过是一株普通的月季。

      后来工作好多年以后,有一次在KTV里与一群朋友唱歌,KTV里的伴奏和唱歌声夹杂着朋友们各自的说话声很热闹,大家都很开心,整个气氛都热气腾腾的。

      我坐在沙发不起眼的一角,脸上挂着笑容,可我心里却没有喜悦的感觉。我看着面前的啤酒,耳边什么也听不到,思绪飘向了很远,心里感觉闷闷的甚至隐隐作痛。

      恍惚间我想起来了三叔。

      他不是聋子。

    孤独它好像一块密不透风又绵延不绝的布,轻松的就把你禁锢在自己的世界里,振耳发聩的包围着你,怎么逃也逃不掉。

                                01
我开始正面对抗孤独,却让我陷得更深。所以我试着换了一种方式。

        孤独让我感到恐慌。

      工作时我说话越来越大声,笑的更加放肆,让自己越来越忙。

      我想反抗这种孤独感。

      可到了晚上。我回想这一天的时候感觉自己什么都没有得到,只是重复机械的工作,孤独感又像海水一样淹没了我。

      我失眠了。每夜都睡不着。恶心循环。

      我觉得是工作压力太大,所以申请了休假。

      我有了更多的一个人的时间,却也让我更加恐慌。

      想过找朋友,可不见得别人就会理解你。

      我躺在家里从早晨发呆到晚上。

      什么也不干。

      可我发现没了工作的压力晚上还是睡不着。

      我开始在晚上睡觉之前喝酒。

一瓶红酒入了我的口腔,我的胃入了血液进了大脑,却让我更清醒,心里却是空的。

      终于我发现一个问题:孤独是我无法逃避的,它如影随形。

      我想我应该做些什么。

      我开始有规律的运动,每天做计划。

      我不再去参加那些朋友们的聚会。

      我养了一盆花,放在阳台上,每天都给它浇水。

      我收拾房间,每一件物品都让它找到自己的归属。

      一个人去看电影。看完电影我会写写感受。

      有的时候去看风景,一坐就是一下午。

        我不再去反抗这种孤独,我会静静地坐在海边或者公园的一角,享受一会儿孤独。

      大部分时间我都泡在书店里。

      我一直认为书能治愈一切。

      读书使我的灵魂变得有份量。

      我看各种各样的书,体会各种不同的人生,你会发现其实世界上的每个人,每件事都好像有共通之处。

                                02
        人生是由一个个寂寞的游戏组成的,人们在孤独的成长中慢慢遗失了真正的自我。

      比如说:孤独。

        那天我在看一部电影《阳光普照》的时候,哥哥(阿豪)在自杀前给晓贞讲的司马光的故事吸引了我,看影评发现这个故事是出自袁哲生的《寂寞的游戏》:

        水柱从破裂的缺口泉涌而出,泼洒到地上,才一瞬间,他们清楚地看见水缸里的确是有一个人,他撑起双手在水缸内旋绕了几圈,然后顺着水流被冲到湿答答的地面上,面朝下,身上沾满了黄色的污泥。看到眼前这个身上没穿半件衣服、光着屁股发抖的小男孩,大伙儿开始忍不住惊呼大笑起来,连司马光也洋洋得意地笑了;不过,他的笑声只维持了一下子。藏在水缸里的小男孩狼狈地从地上站起来,当他把脸上的污泥抹掉时,所有的笑声都戛然而止。赤裸的小男孩面无表情地看着前方,露出一双空洞的眼球,他长得和司马光一模一样。所有的人好像看见鬼魂一样开始四下逃散,只剩下司马光一个人怔在原地,不知该如何面对自己。

      这是一个隐晦的故事。也是一个脆弱的故事。

      人生是由一个个寂寞的游戏组成的,在成长中寻找着许多东西,朝着每个人期望的方向去,好的成绩、工作或者婚姻等等。

      可有一天什么都有了还是倍感孤独寂寞,于是你努力的想要找出原因,肯定是有什么自己还没有得到,在最后发现原来缺的是那个“藏在缸里”的真正的自己:

    敏感,脆弱,孤独又狼狈。

                              03
我开始不断的从书中获取关于孤独的知识,发现原来每个人都孤独,但总会有人用于克服它。

      我反反复复读了很多遍这本书。

      袁先生说:“我感到很灰心,没想到寂寞也是闹哄哄的”。

      我不断地去寻找关于孤独的文字。

      理查德·耶茨在《十一种孤独》中说:

    “人都是孤独的,没有人逃脱的了,这就是他们的悲剧所在。”

    “孤独是生命里必有的黑暗,它无法穿越,也不可战胜。如果我们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会觉得,其实人不需要那么多东西:名声、金钱、奢侈品、朋友或者爱情 、婚姻。至少,可以随遇而安,因为我们用这些东西对抗孤独,却没法获胜。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与它平静地共处。

    《我将独自前行》这本书告诉我老年人都能在孤独中无所畏惧,勇敢前行,过着自己想过的日子,逝去的时光可能悲伤难过,可人最重要的是要活在当下,像桃子一样勇敢的去面对孤独,用自己的方式去对待这个世界。老年人都可以这样想的开,何况我还是个年轻人呢?

      。。。。。。

      书越读越多也对“孤独”的理解更深刻。

      张爱玲说:“孤独的人有他们自己的泥沼。”

      我发现原来每个人都会深陷泥沼。

      每个人都孤独。

      我甚至有一个奇怪的想法:“如果每个人都孤独,那是不是我们就都不孤独了。”

      后来我重新回了工作岗位,不再用声音或者笑声去抵抗孤独,我还是按时运动,认真吃好每一顿饭,我每天都会拿出固定的时间阅读,做好笔记或者读后感,睡觉之前总结今天的收获。偶尔与朋友聚在一起聊聊一些人生规划。

      阳台上的那盆花开了,很美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