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猜题 快来掌握语文多得20分

2017-12-06  本文已影响22人  湖北百分教育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诣红楼院寻广宣①不遇留题

(唐)李益

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隔窗爱竹无人问,遣向邻房觅户钩②。

【注】①广宣:一位善诗的僧人,与李益诗酒唱和,过从甚密。②户钩:开门的工具。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句写诗人进入红楼院后,看到眼前的柿林经霜后都已变红,给秋日的园林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B.次句写诗人仰望湛蓝的天空,感觉它像水洗过一般明净,把红楼衬托得更加壮丽,色调瑰丽、语言清新。

C.第三句中,“爱”字流露出诗人对竹林的倾羡和高雅的情趣,“无人问”则写出诗人不被人理解的孤独。

D.末句写诗人访友不遇,并不急于返回,反而反宾为主,设法开门,乍看不近情理,细思却极富韵味。

E.纵观全诗,诗人高洁的品格、洒脱的性格跃然纸上,对广宣虽未直接刻画,但他与诗人的相知之深已可想见。

淘宝搜索店铺 百分教育商城 进行购买

15.本诗与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都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试比较其异同。(6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送皇甫别驾往开州

李攀龙①

衔杯昨日夏云过,愁向燕山送玉珂②。吴下诗名诸弟少,天涯宦迹左迁多。

人家夜雨黎阳树,客渡秋风瓠子河。自有吕虔刀③可赠,开州别驾岂蹉跎?

【注】①李攀龙,明代著名文学家,被尊为“宗工巨匠”。此诗是李攀龙在友人皇甫汸被贬往开州时所作。②玉珂,原指马勒上的饰品,此处指代远行的皇甫汸。③吕虔刀,事见《晋书·王览传》,吕虔为三国魏刺史,有佩刀,相者谓三公可佩。虔以授王祥,祥又授王览。后以之为称诵辅相之语。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联以“衔杯”起句,紧扣“送别”的题意,随后又点出了送别的时令与地点,一个“愁”字定下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B.颔联中的“天涯宦迹左迁多”是诗人对皇甫汸的开导之词:做官被贬是常有的事,大可不必介意。此句表达了对友人被贬谪的失意之情的宽慰。

C.颈联中的“黎阳”和“瓠子河”均是皇甫汸前往开州的必经之地,夏日送别,诗人预计友人大约初秋可抵达被贬之所。

D.诗歌尾联主要运用用典和反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劝慰和激励,也流露出对官场黑暗的强烈不满。

百度搜索 百分教育高考冲刺九套卷 进行购买

E.就诗歌的章法、布局和构词看,李攀龙的这首诗带有盛唐送别诗的影子,但细细比较能发现李诗的别具妙旨处,可见他不是一味模仿。

15.《明诗别裁集》评价这首诗体现了“雄浑沉雄”的诗风,请结合相关诗句对这一风格进行赏析。(6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11分)

水村闲望

俞紫芝①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翡翠②闲居眠藕叶,鹭鸶别业在芦花。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旆翩翩露酒家。可惜一绷③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

【注】①俞紫芝:笃信佛教,仕途失意后终身不娶不仕。②翡翠:翠鸟。③绷:布幅。

14.下列对诗歌内容的概括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此诗描绘出一幅色彩浓丽、清新活泼的深秋水村图,抒发闲情逸致,有王维、孟浩然田园诗的意味。

B.首联抓住水村的特点,暗示诗人的“闲”及“闲”中的和谐美好,颇有朦胧感,也能紧扣题意。

C.颔联以“闲”居暗扣题目的“闲望”,写的是静景,对仗工整,平淡质朴,显得自然生动。

D.颈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得富有朦

胧感,同杜牧“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意境相似。

E.尾联抒发诗人胸怀,表达了诗人既想寄情山水,又怀念官场、渴望进京做官的矛盾心理。

15.本诗颔联和王维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都在写鸟,但在内容和手法上有何不同?(6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如果您的孩子学习习惯不好,不爱学习,或者学习没有方法,难以提分,又或者孩子没有学习兴趣,努力没效果,亦或者需要其他各学科的资料。

那么大家也都可在weixin的搜索一端上找寻我

hbbaifen

请与我一同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上的难题。

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努力,更需要正确的方法!

归王官①次年作

司空图

乱后烧残数架书,峰前犹自恋吾庐。忘机渐喜逢人少,览镜空怜待鹤疏②。

孤屿池痕春涨满,小栏花韵午晴初。酣歌自适逃名③久,不必门多长者车④。

【注】①王官,即王官谷,在今山西省永济县东南的中条山上,是司空图的故乡。②鹤疏,书体名,古时用于招纳贤士的诏书。③逃名,《汉书·逸民传》载:东汉人法真恬静寡欲,朝廷四次征辟皆不就,遁形远世,世人谓之逃名。④长者车,达官贵人的车。

14.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首联上句写诗人故居在兵燹之后受到的严重毁弃:“乱”指战乱,“烧”让人想到大火熊熊的情景,“烧残”点明故居经过火烧,已洗劫一空,只剩下几架残破不全的书了。

B.首联下句表现诗人对故乡执着的热爱:“犹自”充满着人世沧桑之感,“恋吾庐”表明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希望社会不要再有战乱发生。

C.颔联上句表现诗人归隐后在旧居中屏绝尘嚣、泊然宁静的心境:“忘机”是不用机心、不计较一切贵贱荣辱,点明诗人归隐故乡的真正原因。

D.颔联下句写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反思:对镜自照,诗人看到自己如此衰老,后悔自己没有在更早的时间辞官归隐,表达了诗人不再做官的决心。

E.尾联通过用典,委婉但却坚决地表明,自己要像法真那样做逃迹的隐士,与扰攘争夺的政治绝缘,深隐故居,悠然自适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15.请简要赏析诗歌颈联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异同。(6分)

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满庭芳•夏日溧水①无想山作

加老师号  hbbaifen   价值198元的电子版《高考冲刺宝典》免费赠送给你

另外   还有2018高考英语作文必背全套打包哦~

周邦彦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栏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②,飘流瀚海③,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注】①溧水,今南京市溧水区,此人被贬至此,本篇为此间所作。②社燕:于春社时飞来,到秋社时归去,故称。③瀚海:大海。这里泛指遥远、荒僻的地方。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上阕开篇用词新颖:“老”写出雏鸟在风雨中羽毛渐丰、历练成长的过程;“肥”写出了梅子因受到雨水滋润而圆润饱满的形态,富有动感。

B.“自乐”写出乌鸢在夏日宁静的山间无拘无束、自得其乐的情境,反衬出词人因公务劳顿无暇消遣而对乌鸢生出的羡慕之情。

C.“新绿溅溅”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来写,既描绘了溪水映衬碧树的绿意,又仿佛能够听到悦耳的潺潺流水声。

D.“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写出词人希望在歌舞和美酒中暂时入眠,说明歌舞和美酒让词人身心愉悦,得到了放松。

E.从“黄芦苦竹”“九江船”“急管繁弦”等词语可以看出词人以白居易自比。因为词人处在“地卑山近”的溧水,与当年白居易被贬江州时环境相似。

15.下阕措辞婉转,情感曲折多变。请结合词句,对此加以分析。(6分)

六、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5题。

过郑山人所居

唐·刘长卿

一径人寻谷口村,春山犬吠武陵源。青苔满地无行处,深映桃花独闭门。

送陈靖中舍①归武陵

宋·王安石

知君欲上武陵溪,水自东流人自西。到日桃花应已谢,想君应不为花迷。

【注】①陈靖,北宋人,做孝感令时,因公事忤逆了郡太守,遂弃官,最后以太子中舍的身份致仕。

14.下列对以上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 刘诗中“春山犬吠武陵源”一句以声衬静,以犬吠反衬春天山林的安静,写出了郑山人所居环境的幽静安谧。

B. 刘诗中第三四句中“无行”和“独闭”照应,写出郑山人所居地人迹罕至,也表现郑山人享受高逸出世的生活状态。

C. 刘诗全诗用白描手法绘景抒情,语言自然清新,全诗淡雅沉郁,情真意切,回味无穷。

D. 王诗中“水自东流人自西”一句暗喻时光、精力的流逝,也暗示友人逆势而行,自有追求。

E. 王诗全诗为虚写设想,语言质朴平易,蕴含哲理,情感真切,饱含对朋友的真挚祝福。

15. 两首诗中都有“武陵”和“桃花”,请据此分析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6分)

七、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4~15题。

万里桥江上习射①

陆游

坡陇如涛东北倾,胡床看射及春晴。风和渐减雕弓力,野迥遥闻羽箭声。

天上欃枪端可落,草间狐兔不须惊。丈夫未死谁能料,一笴他年下百城。

【注】①万里桥,在成都锦江上。淳熙四年正月孝宗有诏:沿江诸军,岁再习水战。②欃枪,彗星的别名。古人认为它的出现定有兵乱。这里代指金兵。③笴,箭杆。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上句写景,诗人眼中高高低低的丘陵犹如起伏的波涛奔流而下,别具壮阔的气势。

B.首联下句点题,诗人在晴朗的春天观看江上将士们演习射箭,陶醉于春日的闲适和愉悦。

C.颔联上句写春风和软,弓箭力量减弱;下句写将士们膂力不凡,长箭的声响远处可闻。

D.颈联将天上的“欃枪”与草间的“狐兔”对举,以警告金人不要像狐兔一样得意猖狂。

E.本诗紧扣“射”字,以景起兴,继而叙事,再转入议论抒怀,有陆游豪迈雄健的诗风。

15.本诗尾联好在哪里?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6分)

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秋雨夜眠①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甁②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注】①这首诗大约创作于832年(大和六年)秋,是白居易任河南尹时所作。诗人已六十多岁,体衰多病,官务清闲,亲密的诗友元稹也已经谢世。②瓶:烤火用的烘瓶。

14、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句诗人用气候环境给予人的“凉冷”感觉来形容深秋之夜,未见风雨,就已觉寒意袭人,这就给整首诗先抹上了深秋的基调。

B.颔联的“卧迟”体现了老年人的特性,瞌睡少,宁可闲坐养神而不喜早睡,免得夜间睡不着,颈联老翁三秋之夜就要烤火正说明他怕冷、体衰。

C.尾联与首句遥相呼应,风雨过后,深秋的气候更加寒冷,一个“寒”字交代了老翁“未起”的原因,只是反映出了老年人年纪大怕冷的特性。

D.诗歌对人物的描写极具层次,从老翁在秋雨之夜就寝写到老翁睡醒,又写到醒后起床赏景的情况,写得生动逼真,亲切感人,富有生活气息。

E.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仕途、境遇,但景与人关合,尤其“霜叶满阶红”一句表现了大自然的冷酷,从树木想到人,从自然想到社会,令诗人深有感触。

15、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老翁形象?请结合全诗做简要分析。(6分)

九、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4--15小题。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①隔山川。乍见翻②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③。

【注】①几度:几年。②翻:反而。③共传:一起举杯。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自从别后,数年不见,山川阻隔,相会不易,首联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突出了离别久远,相见之难,其间的相思,自在言外。

B.久别相逢,乍见后反疑为梦境,因分离太久而相互问年龄。“翻疑梦”,把诗人诧异、自责的神态表现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

C.结尾表面上是劝饮离怀,实际上却是总写伤别。“更”点明了即将再次离别的伤痛。“惜”表现出彼此珍惜情谊和恋恋不舍的离情。

D.诗人与老友久别重逢,悲喜交加,在孤灯下饮着离别的酒,不觉恋恋不舍,表现出两人的情谊及对友谊的珍惜。

E.本诗运用倒叙的手法,先想象离别之后相思的情景,再写忽见之喜,再抒又将别之情,不胜黯然,情感起伏,波澜曲折,富有情致。

15. 颈联中的“寒”和“暗”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6分)

十、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15题(11分)

送僧往湖南

刘商

闲出东林日影斜,稻苗深浅映袈裟。船到南湖风浪静,可怜秋水照莲花。

送濬上人

刘商

木落前山霜露多,手持寒锡远头陀。眼看庭树梅花发,不见诗人独咏歌。

【注】头陀:行脚乞食的和尚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甲诗“闲”字写出诗人出东林乃随性而为,犹如白云无心出岫。

B、甲诗运用光影、色彩对比,写出僧人与自然妙合无痕,富有禅意。

C、甲诗末句秋水、禅僧、莲花融为一体,烘托了一种凄清的氛围。

D、乙诗中的落叶、寒山与老僧构成一幅淡远萧疏的画面,诗中有画。

E、两诗皆以实写手法,融诗之趣与画之美为一体,视觉冲击力强。

15.这两首诗皆为送别诗,请简要分析二者情感的异同。(6分)

十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别吴仲俊

[宋]吴锡畴

背人春事①水趋东,浅紫深红次第空。宿霭未干桑叶雨,薄罗初试棟花风。

诗联锻炼微吟里,豪气施行半醉中。此去相逢堪几度,别怀作恶②老来同。

〔注〕①春事:春意,春天的景象。②作恶:指忧郁不快。

1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从离别之时的自然景象入笔,全诗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的离别之情。

B.颔联中“未干”既指桑叶上的雨水未干,也指诗中的人物因为离别而整夜流泪、此时泪水未干的情景。

C.颈联从前两联对景物的描写中跳出,侧重写人,“微吟”“半醉”等词通过动作、神态的细节描写,凸显人物情态。

D.尾联虚实结合,将离别时难舍难分的场景渲染得真切动人,同时最后一句中的“老来同”也暗示了诗人的年龄。

E.全诗在结构安排上富有章法,“起”“承”“转”“合”四部分层次清晰,其中第三联成功实现由景到人的转换。

15.“背人春事水趋东,浅紫深红次第空”两句精妙,请简要赏析。(6分)

十二、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14-15题。

长安月夜①

白居易

喧喧车骑帝王州②,羁病无心逐胜游。明月春风三五夜,万人行乐一人愁。

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③

白居易

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

【注】①本诗为作者在长安应举时所作,诗题有改动。②帝王州:指都城长安。③原诗是一首七律,作者时任翰林学士。元九即诗人元稹,当时被贬湖北江陵。

14.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第一首诗中,“喧喧车骑”直接表现了唐代都城长安节日之夜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的热闹场景。

B.“羁病”交代了作者滞留长安期间的个人境况,而“无心逐胜游”则明确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隐忧。

C.第二首诗题目中的“禁中独直”表明作者写此诗时正在翰林院值班,“忆”是全诗的题眼。

D.两首诗的写作年代虽然不同,但题材相近,诗中的两处“三五夜”所指的时令和具体节日也是相同的。

E.作者是写月的高手,他在多篇诗作中借月抒发感情,比如“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15.两首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有何不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一、14.A C(A “诗人进入红楼院后”与诗意不符,C “无人问”三字并非表现诗人不被人理解的孤独。)

15.相同点:①都使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主人公的品格。李诗写出广宣所居红楼院的清新雅静,烘托出广宣的高雅洒脱;贾诗写出隐者采药的山之高深,烘托出隐者的高古脱俗。②都从“不遇”入手,为侧面描写巧妙设置缘由。不同点:①李诗对环境的描写注重渲染,红叶、碧天、红楼与翠竹掩映生姿;贾诗对环境纯用白描,用笔俭省。②李诗在环境烘托之外,还通过自己的动作描写,借自己的貌似唐突实则亲密无间的“觅户钩”之举,间接写出广宣的不拘俗格(洒脱、豪气);贾诗则通过与童子问答形式,暗寓自己对隐者的渴慕,也表现出隐者的飘逸绝尘。(每点2分)

二、14.A D (A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