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成长

2018写给自己6句话

2017-12-30  本文已影响0人  我叫徐老师

如果要找一个物来形容我自己,过去我觉得很难,因为觉得自己太多元了,后果是太发散却没有一个稳定和最满意的产品,自己像个五彩缤纷的万花筒,看似图案精彩,但是无法把这些图案串成美丽的故事。导师告诉我说:

Irene,you have many good ideas ,but you need to select.

当删选出自己热爱的事情的时候,专注更加重要。现在我希望自己是“竹”,有着深入的根基,“咬定青山不放松,专注,稳定。竹子的每一节看似不是平滑的过渡,却其实是有力的联结,每一部分得到了一些力量的稳定和加固,才造就了风吹雨打不折的核心。但也从未忘记过,被赋予的气节和对广袤天空的向往。

坚持瑜伽已经有2年了,让我有了更加稳定的气息和专注力,思绪不飘荡,身体就不会颤颤巍巍。反思自己的2017,虽然仍看似发散,旦还是逐渐发现了自己的一些稳定的变化,意识到自己需要进步的方面。

专注

粗粗地整理出了6个方面,写成6句话,希望可以促成了一个完整的自己:

* 从不看的路,但“细微见知著”

以前我走路很少看道路两边,因为脑子里面还在想着工作或学习的事情。而现在我会看看两边的人物,记记路标,见到有趣的景会拍照。观察真实的社会也是一种学习方法,社会是一本极好的教材。有时候脚步快,不代表就能走地更远,“细微见知著”,却有时带来意想不到的发现。

* 读不懂的书,应知与行合一

尤其读论文,或者其他专业领域,刚接触一个小概念,即便再有学习能力(迁移能力),都无法一下真正理解的。如果没有相关实践,也别指望过几天再读就立马开窍。因为有些结论不是推理演绎就能得出,有些概念不是用解释,而是需要经验来解释。此时,与其自我挣扎,倒不如放下书,去做,去尝试!过去我很多的阅读和写作其实也是这样进行的,知行合一,戳开看:读书,在大学|再读《罗密欧与朱丽叶》


* 写不好的文,因缺工具思维

为什么说自己写不好? 因为体裁一变,思维有时被前面的禁锢了。过去写的关于教育教学,知识管理的小文章,都不是因为有一个固定的范式,而是自己随性的记录和整理.不论是学术研究报告,甚至是商业分析,都是切口很小,但是剖析地很深。但文科的我思维还是略显发散,想法很多,但是无法集中发力在一点,导致切口大,但是一刀下去就拓展到了其他边上。所以,我自己去挖掘了一些写作的辅助工具,当然也适用于思考,戳开看:知识“奴隶”的小“工具”

* 不能停止的教学探索

我叫徐老师,毕业后经历了培训机构,在线公司,到双语学校,一直没放弃探索的命题是:如何使得学习变得更加有趣,有效果,有效率?

在这个命题下,作为外语学习者,我写了一些自学一周记住韩语发音。作为外语教学者,我认为,“外教,黑科技,双语环境”,有很多种解决方案,没有一种是绝对完美的,却各有侧重。作为课程设计者,课标,教学,评价,这些都是构成一个稳定的课程产品的必要因素。我曾经做过一些思考:孕育于自然的探究课程—赏析钱锋的“万物启蒙课”


* 不稳定的文化因子

关于文化,这一点我在去了香港读教育之后才有了更深的感悟。因为读书期间有了更多时间阅读类似论语之类的经典,后来和香港朋友几次谈到之后,更是兴趣浓厚。这才让我意识到,其实中国思想文化是装在我身上的,回国后因为在国际学校工作的关系,回来之后一直都在在思考,东方思想经典对教育的启迪?

想想自己,我们这些留学生,是一种什么样的自我?“在中国的空间里,一个女性很容易变成一个面对自我的状态…。你觉得西方不可依靠,那套系统你进不去,别人的遗产不能变成你的传统,中国的东西你又没有了,所以你依靠的东西是什么呢。我想就是自我。” 

那我的自我形成过程又是什么样的呢?这其中必然会有不稳定的中西文化因子,在空气中不断接触,慢慢趋向融合,就是所谓的“中西融合”吧!就像我们这一辈人,因为从小就在“中西融合”环境里,有的时候,都已经不分所谓的东西方了吧!

最后,还有——

* 回答不了的问题:教育到底是什么呢?从科学到艺术?我不知道?我知道什么?宏大但是空虚的哲学问题,哪是一天两天想的清楚?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