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心摘记陪读生活

七十三天•宽容与自我

2019-05-03  本文已影响0人  卿若安

与孩子谈论胡适的《四十自述》。

在我看完书后,深感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童年和青年时期的性格和成长是有巨大影响力,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原生态家庭,而童年和青年是一个人奠定人格基础的重要时期。

可孩子的有一个分析使我记忆犹新,很想记录下来,就是有关于宽容与自我的话题。

胡适与鲁迅

具体内容忘记了,大概意思就是:

胡适与鲁迅,是同一个时代的人,都是当时社会上有影响力的学者,婚姻的原配都是由母亲包办的,可他们的选择与做法截然不同。

胡适是宽容的,他是一个绅士,他没有毁掉婚约,在婚姻里至始至终都只有他的妻子江冬秀。

鲁迅是自我的,他是一个战士,他与朱安结了婚,但一生未与朱安同床。婚后第四天鲁迅东渡日本,后又与许广平同居。

孩子最后说,胡适是仁慈的,顾全大局的,他更多时候考虑的是别人的感受;而鲁迅是自我的,他做的是自己,如同他的文章一般,尖锐而切中要害。

宽容的人放过了别人,也放过了自己。宽容不是无视,宽容是了然于胸却不斤斤计较,明明知道而选择了不加指责。

宽容就如人生的大海,海很宽,也很深,海底汹涌彭拜,海面风平浪静。

同时,宽容也是跟这个世界的妥协,与当下社会的融合。

宽容的人,善比爱多。

自我,更带有一种英雄主义。自我是在世俗的眼光里奋勇前进,奋不顾身地宣示想法,毫不犹豫地选择做自己。

这样往往会遍体鳞伤,但也更容易得到别人的瞩目,因为挣脱了世俗的条条杠杠,而这是大多数人想去做又怕去做的事。

自我就像是你活出了大多数人想活的样子,所以就成了英雄。

自我的人,爱比善更重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