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行路简友广场每天写1000字

新年伊始,怎样制定自己的计划并执行?

2019-01-28  本文已影响37人  读本书再启程

每到岁末年初,尤其是在元旦至春节的这个时期,朋友圈和微博总会被这样的信息刷屏:

“219年我要实现的10个愿望。”

“测测新的一年你会有哪些意外之喜?”

“2019神预测!测测你的健康事业爱情运。”

让我们看一下statista网站出炉的美国人民2019年愿望TOP10,分别是:1、节食减肥;2、多锻炼;3、体重变轻;4、多存钱少花钱(剁手党的哀嚎);5、学习一个新技能或培养一个新爱好;6、戒烟;7、多读书;8、找个新工作;9、少喝酒;10、多花时间陪陪家人和朋友。

2019年美国人的新年愿望TOP10

看了这个列表,大家心里作何感想呢?是不是:哇塞!和我想的一模一样!

不论测试的结果如何,你的flag如何激励人心,新年愿望清单都以大同小异的方式代替我们表达了一个诉求:希望新的一年有点不一样,过得好一些。我们渴望拥有良好的习惯,却往往无可避免地在执行之前就向懒惰举了白旗。面对这样的窘境,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制定适合自己能力的计划,并且用恰当的方法激励自己持续进行下去。

首先,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将事情做对”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具备“做对的事情”的能力。没有目标的人仿佛航行在海上的船,失去目标也就没有前行的动力和意义,混混沌沌刷手机打游戏就可以随便度过日复一日的时光。人类是需要被激励的,设立适合自己的目标,问自己:“我以后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当然,我相信选择看这篇文章的小伙伴,一定是对自己未来生活有更高要求的。从远景(我想成为哪种人)到五年计划,年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和日计划,我们需要这样对自己自上而下的要求。我们理想很丰满,但现实是,一天只有24小时,无论你是学生还是上班族,你所拥有的仅仅是工作日的夜晚、周末,和昏昏沉沉的碎片时间。21天的确可以养成一个习惯,你可以坚持早起、每天晚饭后散步、每天阅读半小时、每天绘制一页精美的手账,或者入门一个乐器,学会一个小语种。但是如果你想要21天同时养成5、6个习惯呢?乍一想觉得欣喜,21天之后拥抱一个崭新的自己。但是笔者忍不住想要提醒你:不要低估了自己的潜力,也不要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啊!

那么为什么我们的计划总是会落空?我们可以有一个小目标:“先赚他一个亿!”可惜并非人人都是万达集团董事长,我们不能完美主义,需要量体裁衣。在制订计划时,人们考虑的是单线信息(未来的自己将如何),但往往不会将分布信息(过往的失败经验)考虑进去。回想一下自己有没有这样沮丧的时刻:一套规定时间两小时的数学试卷,周末自己在家做的时候,怎么也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是因为你没有将不同环境、心理状态这些因素的影响考虑在计划之内。即使在考场那样严肃和高压的环境下,两小时都显得捉襟见肘,一个人全靠自觉去完成试卷,过程中父母的寒暄、手机的干扰和渴望看答案的冲动,这些都应该考虑进去。

因此,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先灭一灭自己的威风。“人生有两大悲剧:万念俱灰和踌躇满志。”将自己过往失败的经验和所有可能的干扰因素尽可能地加以考量,把两个小时的做题时间,改成两个半小时。这样子,当你在两小时零十分钟做完这项任务的时候,就会惊喜地发现,自己仿佛白白得到了二十分钟的空闲时间。这样的情感激励,比起二小时内做不完的自暴自弃和习得性无助感相比,能够成为你将计划持续下去的新鲜动力。

现在,我们已经可以用正确的眼光看待自己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具体行动呢?要确立一个务实可操作的目标:最好是可观察、具体而实在的目标。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经常听人说,“今天我要好好学习!”这个目标可就太宽泛了。怎么样叫做好好学习呢?学习哪一门科目?以哪种方式学习?学习几小时算作达标?相比之下,如果我们立一个目标:“今天我要阅读15页《经济学原理》”或是“今天我要把PPT做完并且提交给上司”,这样的目标就非常具体,我们轻松就能评估自己是否达标。目标不要模糊抽象或者过于理想化,最好从小事做起。

拥有了具体而微的目标之后,我们又需要对抗自己的惰性——万事开头难。这或许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你不了解并且觉得非常神圣;或者你觉得它很难,对自己毫无信心;开始之前需要复杂麻烦的准备工作,但是——先尝试5分钟。无论多难多么不愿开始,都尝试5分钟试试看,如果做到了,试试下一个5分钟。人做事是有惯性的,当你的身体熟悉并且习惯了进行这样任务,叫你停止,你反而会觉得不愿意呢。

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如何让自己在执行计划中稳步实施,并且得到快乐满足呢?

这里我们引入一个概念:“峰值”“终值”。2002年的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提出:人们对体验的记忆由两个核心因素决定:第一个是体验最高峰的时候,无论这种感受是正向还是负向(峰值);第二个是结束时的感觉。这就是峰终定律(Peak-End-Rule)。体验一个事物或产品之后,所能记住的就只有在峰值和终值时的体验,而整个过程中每个点的好与不好、时间长短,对记忆或者感受都没那么大影响。(引:梁宁《产品思维30讲》)

作者:Neil Turner(译者:邓俊杰)

通过这个定律,我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控自己对于实施计划的态度与心情,培养正向的情感。本身,无论是减肥还是增加一个兴趣爱好,进步哪怕一点点都是值得欣喜的。如果锦上添花,在跑步的时候播放自己最爱的专辑,在学习乐器的时候学习自己idol唱过的歌,学习视频制作时剪辑朋友们的搞怪视频,学英语的一小时过程中拿出二十分钟分析自己最爱的美剧……从正面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细数自己在执行计划与培养习惯上的收获,记住那些执行计划过程中的美妙体验,你会更有动力继续下去。

在一年的过程中,总免不了生几场小病,或者在追赶deadline的旅途中遗忘了自己美好的计划。当然,更常见的情况仅仅是由于心理的拖延而中断执行计划。这种时刻,你需要理解自己的拖延,但需要识别什么时候是需求,什么时候是借口。减少情绪的内耗,不要慌,更不要自暴自弃!不是:“我又没有做这件事,我就是这么的懒,我讨厌自己了”,而是:“这一次拖延我的心理感受是什么?我为什么会这样?怎样避免?现在是不是应该立即——先尝试5分钟?”

最后,推荐几个非常优秀也十分常用的软件:Excel和Xmind(思维导图)。使用它们辅助你进行长期与短期的规划,并且记录你的实施过程,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期我们一起研究:如何使用软件高效制定长远期计划。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