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沐星拆书想法

世界读书日的反思

2018-08-19  本文已影响31人  b9d1748d5e85

世界读书日的反思

2018.4.23 19:30

今天算是言者无罪,就斗胆说下。读书?读什么?看别人的观点吗?忠诚于信仰吗?学为人处世吗?都不尽是。如果别人的观点是错的呢?如果你的信仰根本无法解决现实问题呢?如果那些形形色色的厚黑学压根就没起作用呢?你还会读书吗?

其实,有时看书会觉得厌倦,有时又看得入迷忘记其他。读书后要变成怎样?大家都要有统一的观点吗?这肯定不是读书的意义。很多不太熟的朋友问我“你当初为什么不选哲学呢?我觉得你很适合啊”“你读了很多书吧”我总是沉默。我既不好为人师,也懒于争辩。书读得多不多?我不知道,兴许是有些量的。在我看来,没有哪一本具体的书可以展示真实生活的全貌,不落下任何一个角落。但凡写文章,总有偏好。不过这可能只是个人的浅见,说出去怕是要受攻击的。因为在文字领域,总有人说,“我们是中立的。”思想无罪,一旦落实成行动,或者印成白纸黑字,则是罪证了。

一件事情的走向是多变的,一个人的思想也总是处于变化中。这也是我不爱看新闻的缘故。对于林林总总的社会现象,有不同的看法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但不同的看法不能成为攻讦和戾气的沼泽。社会需要平和、理性的声音。一种观点,无论对错,都增进对现实的认知。奇葩也有存在的合理性。叫不叫停,观众都已经听到了。我并不支持“存在即合理”,我只是表达我的观点——没有一个人可以说他是绝对中立的。

说回读书。大概敢自称为读书人的人,总是怀有期待的。期待什么?期待改革开放的春风带领我们的国家走向繁荣富强吗?这是整体的期待。个人呢?相比无知觉的整体,我更加期待人性的回归。现在我们所面对的是复杂的变局,有些事情高层一时之间也辨不清是非。站在人性的角度思考,至少从犯错的概率上小些。

我们对于世界上存在的大部分东西的认识都是感性认识。比如,我们都知道要保护传统文化,保护历史文物,知道中国历代留下的建筑很美。可是大多数人却不一定能区分亭台楼阁、轩榭廊舫这八种不同的建筑体式,它们的价值?可能对于专门研究它们的人来说,才是珍宝。林徽因梁思成夫妇颇费周折编著的《图像中国建筑史》等书众人皆知,可是真正能欣赏其中美韵的人寥寥无几。这也是另一种无可奈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读书能够触发人的理性思考。所以才会有“读书使人明智”的慨叹。

书无定体。电子版的书比纸质版少了些什么?电视节目能当“书”看吗?娱乐的狂欢过后能否有些微沉淀?不置可否,因人而异吧。看了部分的《最强大脑》,印象最深的是王昱珩,他为什么敢于发表不同寻常的言论?因为有底气。底气从哪里来?书读得多嘛。

美国封杀中兴事件相信大家都有关注到,技术封锁?这个我不是搞技术的,我也不清楚。一张小小的芯片引发了这么大的舆论潮,上升到自力更生的产业之思,不见得就是国之幸事。产业政策、财政补贴对于促进经济发展不可或缺,可是要警惕过犹不及,我们要尊重市场机制。由芯片之战走到赶超战略这一步,不得不说,反映了“大国小民”心态。我们作为个体,该如何去认识国家与人的关系?如何以自己的角度出发去看待世界?有家国情怀固然好,可是国家间关系不由小民的衣食住行决定。国家利益,在一些国家是当政者的集团利益,这才是国家战略的幕后推手。不论文章写作者怎么含糊其辞,怎么隐晦不发,这都是改变不了的事实。

今天一位崇拜爱因斯坦的朋友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我觉得很有趣。在爱因斯坦放弃德国国籍的几十年之后,德国却将2005年命名为“爱因斯坦年”,并将他的政治信条刻在政府大楼上:“国家是为人而设立的,而人不是为国家而生存”。是非经过时间的流转是会发生变化的,正确与错误位置互换也不是没有可能。这在中国历史已被验证。世界历史也当如此。

有一个男孩,少年时期的他在票证的海洋里沉浮,成年后的他经历了快速丰裕的生活。这个人是写《三体》的刘慈欣,虽是写人类与外星人的抗争故事,但涉及技术赶超的部分不可谓不精彩。刘慈欣有情怀,但他仍然理性看待物质的丰裕。他的名言“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相信你一定听过。文人政客的某些东西,当过眼烟云便好,不必深究。说话间,习大大的书柜也亮出来了,你会去看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