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般来讲,学校里的尖子生在社会上反而不如中等生?
2023-01-22 本文已影响0人
f5011e9aeb39
这句话很有道理,但是这样的结果不是尖子生本人造成的,而是与他受到的教育有关!
譬如,一个家里有三个孩子。老大往往备受关注和期待,所以受到了规矩约束也多,背负的责任也大!
老幺受到的宠爱最多,受保护也最多,所以责任感最弱。
老二是是舅舅不爱,姥姥不疼,受到的关注最少,所以凡事要自己扛,而且禁得起跌打滚爬,抗压力强;同时受到的约束也最少,所以他的思想又是最自由的,思维最灵活的,执行力是身心一致的!
所以说,往往到社会上之后,老大最稳,老幺很容易受挫折,而老二翻盘的可能最大,而且有可能会翻几回盘,因为他对自己不设限,又有复盘把控力!
这里的老二就相当于学校里的中等生,老大就是尖子生。
说到这里,其实大家看出来了,如果我们在家庭和学校都以“老二思维”来教导“老大”或“尖子生”,只做60分的管理引导 ,同时,“老大”或“尖子生”有“老二”的开放性和韧性,那就没有尖子生与中等生,老大与老二的区别了。
看清了现象背后的真相,我们就知道,人和人的区别,说到底在于一个人本身是怎样的人!而不是因为与别人的比较而变成了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