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子的一亩向日葵社群分享29
#D30 栗子晨间阅读#
村民们3月早上好!今天读《文学回忆录》3-6讲,木心谈希腊史诗、悲剧和新旧约,
木心对古人的崇敬有三人:老子李聃、乔达摩、耶稣。
希腊之所以活泼健康(不指现在),是他们早在神的多元性上,伏下了无神论的观念。文艺复兴,似乎复的是基督教之宗教,其实复的是希腊精神。希腊精神是他们在宗教画中大量夹带的私货。
希腊悲剧的通识与基调,是一切都无法抵抗命运。希腊教育的总纲格言是:你要认识你自己(尊重你自己)。
希腊对死是直视的,对命运是直视的,正视之后,态度是好自为之——人道。
最了不起的是希腊将“美”在人道中推到第一位,这是希腊人的集体潜意识。希腊是最早的唯美主义。美就是快乐。
圣经只是一个主旨:人寻求上帝。圣经像人类生活本身,忍耐、懦弱、胜利、失败,像一个老实人的日记。
之前村里提到的犹太人,以色列民族,他们是伟大的,他们经识的痛苦太大,信仰上帝是因为实在疲乏了,绝望了。新约作者除了圣•路加,似乎都是犹太人,以犹太人的思想注入希腊的范畴。
耶稣是天才诗人,他的布道充满灵感,比喻巧妙,象征的意义似浅实深,他的人格力量充沛到万世放射不尽。所以他是众人的基督,更是文学的基督。
耶稣是集中的艺术家。艺术家是分散的耶稣。
最美的东西超越艺术。所谓归真返朴,那真和朴,必是非宗教、非哲学、非艺术。(凡事都应该是有距离的,应该如同伊卡洛斯的蜡翼,飞太高太接近太阳也是会融化的)
全部基督教教义,就是“你要人如何待你,你就如何待人”。这一句话最简单、最易解,但人类已经做不到了。损人利己,爱人如己。悲哀的是,人类已迷失本性,失去了“己”。
尼采说:十九世纪,上帝死了。
木心说:二十世纪,人类死了。
推己及人,重要的先还不是“人”,是“己”。若人人知爱己,就好办了。西方是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是指先从自己做起,不是自私自利。
这里又想起之前《孤独六讲》中我们聊到关于信仰,信仰不等于宗教。信仰事大,宗教事小。比起无信仰,无“己”更可怕。简单的质朴的快乐主义如此简单,但是却人人抛之脑后。
最后,他有两个公式:
多神(命运)➡️泛神(观念)➡️无神(哲思)。
第二个公式:知与爱永成正比。知是哲学,爱是艺术。知得越多,爱得越多。爱得越多,知得越多。秩序不可颠倒:必先知。无知的爱,不是爱。
凡是像样一点的思想,是有毒的。尼采是很毒的,耶稣是很毒的。木心也有毒。
此村已有毒,解药就是慢慢找到自己的过程吧。祝解毒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