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次花丛懒回顾民国那些爱情往事Interesting

巴金与萧珊—《你许我岁月静好,我还你现世安稳。》

2016-08-19  本文已影响2201人  特立独行的猪先生
巴金与萧珊

巴金是现代著名文学家,他的文字时而热烈时而低沉,但都充满着真诚,从年少时读他的散文到长篇小说,那种时过境迁带来的愉悦感是很让人触动的,如今再读《家》《春》《秋》这样的作品,依旧感到愉悦,有时候想,是怎样的一种心境让一个人笔下显有柔情万千呢?

巴金原名李尧棠,巴金这个笔名是为了纪念他留学法国时的一位同学巴恩波,他们曾有过一段短暂的友情,后来各自离别,但不久后这位同学便投水自尽,这让巴金很是伤感,正好那时他正在翻译克鲁泡特金的著作—《伦理学》,于是各取一字才有了笔名巴金,由此可见,巴金也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

在巴金的感情世界里,他与萧珊的爱情也是圆满,在那个思想解放狗血剧情一幕幕上演的时代实属难得,正如冰心说得那样:“ 巴金最可佩服之处,就是他对恋爱和婚姻的态度上的严肃和专一。”

巴金

一九三六年,上海。此时的巴金已在文坛上崭露头角,凭借长篇小说《家》声名鹊起,一颗文坛之星正在冉冉升起,小说《家》里表达的那种对爱和生活的追求让当时的人为之倾狂,这样一来自然就有读者慕名前来,那时候没有微博也没有公众号不能后台留言,那就只能写信,那段时间巴金每天都会收到许多读者来信,他不知道的是,有一位十九岁少女经过一宿的紧张和羞涩之后也投出了一封信。

巴金像往常一样拆开读者们的来信,打开这一封的时候,一张照片滑落了下来,拾起一看,照片中的女孩留着短发,头上戴着花边草帽,嘴角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照片翻过一看,上面写着:“ 给我敬爱的先生留个纪念。”

巴金看到后哭笑不得,不过还是很认真的看完了那封信,此后这位小姑娘来信最为频繁,也最为真挚,这样以文会友半年后,这位小姑娘在信中大胆的写道:“ 笔谈如此和谐,为什么就不能面谈呢?希望李先生能答应我的请求。” 她还在信中写明了见面的时间、地点、还顺带放了一张照片,生怕巴金到时候认错人引得尴尬。

在感情的世界里,主动些又何妨,正所谓你不主动我不主动,我们就不会有故事。

这个勇敢热烈的小姑娘就是萧珊。

萧珊原名陈蕴珍,因为在家中排行老三,大家都习惯叫她小三,于是就取了笔名萧珊。

萧珊

巴金面对如此真诚热烈的萧珊,一时也没了主意。思前想后还是决定前往新亚饭店赴约,一路上战战兢兢,等到了饭店的时候他坐在一个包厢里品着茶,只见一个身着校服的女生蹦蹦跳跳的出现在眼前,热情的和巴金打招呼,言行举行并不像是第一次见面的人,更像是许久未见的老友,丝毫不觉得尴尬。

萧珊的活泼让本就拘谨不善言辞的巴金顿时也开放了起来,不禁说道:“你比我想象的还像个娃娃呢。”

就这样,两个书信往来半年的好友就此攀谈起来,就犹如朱自清第一次见陈竹隐一样,萧珊用她的热情和活泼化解了巴金心底的那一丝戒备和不安,从家庭谈到学习,从生活谈到理想,一番对谈下来,巴金对眼前这位女子有了更深的了解。萧珊也跟他倾述自己的郁闷,原来是她的父亲对她和弟弟管教甚严,处于青春期的她有着仗剑走天涯以梦为马的理想,是的,她想要离家出走。

巴金一听,连忙说到切不可鲁莽行事,社会复杂人心不古,青葱年纪涉世未深,贸然离家出走必然会让父母担心,一番语重心长的谈话下来,萧珊离家出走的念头便也消退了几分。一位是名满文坛的作家,一位是懵懂年纪的少女,一个沉稳睿智,一个热情活泼。这活脱脱就是一部迷妹通过私信成功引起爱豆注意的经典案例,这也告诉广大迷妹们,简单点,吸引爱豆的方式简单点。

萧珊面对沉稳睿智的巴金自然是毫无抵抗力,于是在往后的信中毫不掩饰自己的爱恋,萧珊写道:我永远忘不了从你那里得来的勇气。

巴金曾在她最为低沉的时候给了她莫大的勇气和鼓励,当巴金收到如此炽热的信时,自然心中有过万分感慨,面对萧珊,他是一直当做小朋友看待,回复的信中都是写小友。他也看出了心中的情愫,但这可如何是好,先不谈两人之间的年龄差距,在情感上就过不去,所以,巴金一直在逃避着,淡然委婉。

萧珊倒是不以为意,她向来胆子大敢想敢做,比如萧珊就经常跑去巴金供职的出版社寻求解答人生困惑,不久后巴金的朋友马宗融要离开上海,请他帮忙照料家里,萧珊就借此机会经常去窜门,帮助巴金整理资料,打扫卫生之类的。巴金面对萧珊的热情也没有办法拒绝,只能任由她打理,这一来二去无论是巴金自己还是身边的朋友,都觉得两人倒也是般配。

还没等巴金想明白到底要如何处理与萧珊的关系时,一件突发的事情加速了他做出决定的时间。

有一天萧珊去往巴金的住处,很开心的上楼不久却哭着下楼走出来,旁边的人还以为是巴金欺负了这位活泼可爱的姑娘,随即巴金也赶下来,面面相觑都不言语。原来是萧珊的父亲给她定了一门亲事,她自然是不愿,心早有所属。萧珊内心也彷徨惶恐,于是惴惴不安的跑来问巴金的意见,相当于摊牌。

巴金也傻了,这怎么办。只能回答她说:这件事还得你自己决定。

很明显这个答案不是萧珊想要的,巴金随即又解释道:“ 我是说她还小,一旦考虑不成熟,会悔恨终身的。将来她长大能有主见了,成熟了,还愿意要我这个老头子,那我就和她生活在一起。”

有句话就够了。萧珊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就是此生非他不嫁,至于巴金顾虑的年龄差距,她完全不在乎。

一九三七年,随着战事吃紧,巴金随即准备南下广州,萧珊也要跟着一起,但事已至此总要有一个名分,于是巴金与陈家人就在一家酒楼上吃了一顿晚饭,就当时订婚宴了,这样,两人算是正式在一起了。

这一年,巴金三十三岁,萧珊二十岁。

从广州到武汉,再从武汉到桂林,战乱虽然短暂的让两人没法依偎在一起,但彼此的心意却是紧紧相连,一九四二年,萧珊来到了桂林陪伴巴金,望着身边的老友们一个个都离开桂林,只剩他独自留下,萧珊明白他的孤寂,懂得他的心思,于是对巴金说道:“你不要难过,我不会离开你,我永远在你身边。”

一年后的一九四四年,巴金安顿好家人之后正式与萧珊结婚。

这一年,巴金四十岁,萧珊二十七岁。

从十九岁时的爱慕到如今的相守,萧珊没有放弃,八年的执着与等待,她终于在巴金的世界里得到了应有的名分,此后的岁月里,烽火连三月也好,运动斗争也罢,都没能将他们分离,此生没有什么能将他们分离,除了死亡。

巴金

结婚的时候,新房是借的,没有大摆筵席,只是向双方亲属发了一张简洁的结婚通知,第二年,他们生下了女儿李小林,五年后,又添了儿子李小棠。

萧珊是幸运的,巴金是幸福的。萧珊调皮的对巴金说:以后不许再叫我小女孩了,我现在是您的妻子了。巴金听完哈哈大笑,连忙说道好好好。

当战争结束,新中国成立后,巴金越发变得忙碌起来,这样家里的事情就全部落在了萧珊的身上,哪怕是最为艰苦的那三年,萧珊也是把最好的留给孩子,自己则清淡寡欲,直到一九七二年六月,巴金从下放的干校回家,此时萧珊已经病卧在床许久,高烧不断,一时间也没有谁知道病情如何,直到七月的时候,才找到关系去医院检查,才发现是肠癌。此时的癌细胞已经扩散到了肝部,在手术前萧珊对巴金说:

“ 看来,我们要分别了。”

巴金只好用手轻轻捂住萧珊的嘴巴,眼泪却不禁流下。二十多年的相濡以沫,如今泪水连连,叫他如何不心痛,肝胆尽碎。手术后巴金寸步不离的照顾着萧珊,面容也日渐憔悴,巴金不断陪她说话,生怕她一睡不醒。萧珊望着床边满脸倦容的巴金,也喃喃说道:我不愿丢下你,我走了,谁来照顾你啊。

巴金无言,只能祈祷萧珊能快快好起来。

不幸的是,在手术后的几天,萧珊的情况一直不容乐观,直到第五天的时候,巴金正在家里准备吃午饭,接到电话说萧珊已经走了。巴金一听便慌了神,全家就往医院赶去,等到医院时巴金再也忍不住,情绪失控的一直喊着她的名字。

“ 她非常安静,但并未昏睡,始终睁大着两只眼睛。眼睛很大、很美、很亮,我望着、望着,好像在望快要燃尽的烛火。我多么想让这对眼睛永远亮下去,我多么害怕她离开我。”

再也见不到她活泼的身影了,再也见不到她喃喃细语了,再也见不到她调皮了。巴金后来写道:“ 想到死亡,我并不害怕,我只能满怀着留恋的感情。”

时光倒回三十六年前,萧珊的炽热温暖着巴金那低沉的心,萧珊曾经热烈的写道:

你永远是我的神,跟我的心同在。我的目光永远地跟随着你。我的心里永远有你。在艰苦中熚一峤凶拍愕拿字。你知道我陪你走这一段路程有多么幸福吗?

是啊,与她而言,此生的陪伴便是最大的幸福。

巴金

萧珊去世后,巴金只能把怀念写在纸上,于是我们看到了《怀念萧珊》《再忆萧珊》这样温暖的文字,在萧珊去世后,身边的朋友们也劝他寻找过一个伴侣,这样至少有一个人照顾,巴金断然拒绝朋友们的好意,回答道:“ 不想找老伴,没有兴致和劲头。”

是,他此生的爱都已全部给了萧珊,他的生命中不会像梁思成那样再出现一个林洙相伴,巴金心中那个位置只能是萧珊,这是没有人能够替代的了,巴金写道:

“ 这并不是萧珊最后的归宿,在我死了以后,将我俩的骨灰合在一起,那才是她的归宿。”

一生选一人,择一城,生同眠,死同穴,生生世世都要在一起。

萧珊去世三十三年后的二零零五年,巴金去世,享年一百零一岁。

巴金与萧珊相伴二十多年,不吵架不红脸,相濡以沫。两个人在一起,用一时的情感把身体系在一个共同的命运上,就应该相互帮助,相互谅解,相互改进自己,没有天生的适合,所有的合适,都是两个人的相互迁就和改变,两个人朝着相同的方向努力,势均力敌相互扶持,这就是最好的爱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