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2017-02-11  本文已影响18人  吖吓

这是一篇忏悔。
本来想按工作,个人,情感三部分来写的,写着写着,发现他们密不可分。一个人的性格特点会反映到方方面面,既然不是叙事的,说的就是同一件事。

一直以来,都很感激这一路上遇到的人。刚刚进入职场的年纪,就遇到了好公司,好老板,好同事。当一张白纸的时候,上面画的 第一笔往往决定了日后的走向,虽然可以用橡皮擦擦去,但印记仍然无法磨灭。我的这第一笔是几个正面形象的影子,他们各有个性,独立,跳脱,思考与自在。相处时间细细算来只有半年,但作为一个社会人该有的样子却深深地扎根心里,或许以后我也慢慢会变成他们的模样,那也是因为曾经有这样的榜样存在。

后来的日子变得难熬起来,倒不是人不好,环境不好,而是感觉进入了能看得见明天的恐怖游轮里,闷在一处,不得意。虽然和很多前辈聊过几次,但始终是没有改变。深深明白,立足社会,自我依赖,只有自己能为自己着想和打算。做个葫芦,那就憋着吧,憋出内伤来也没人知道你想什么。突然想到大话西游里唐僧说的:

想要你就说嘛,你想要我当然会给你的,你想要我当然不会不给你的。不可能你想要而我偏不给你你不想要我又偏要给你大家讲道理嘛!你说清楚你到底想不想要……

但更可怕的是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习惯被动地接受,提出异议的声音蚊子般大小,连自己都无法说服。对此得到的建议是,既然什么都不知道,那就有 无限可能,不断试错,现阶段对产品感兴趣,跟着产品经理跑啊,深入发现不喜欢,再换方向也来得及,就怕还没开始就结束了,未来提起的时候连发表意见的资本都没有。对话一般是这样的:

- 这个啊,我以前 做来着
- 后来呢
- 没开始就放弃了
- ...

想做做过 可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最大的问题是 沟通。无论是技术、产品还是运营,都要通过沟通拿到结果,如果指望着别人主动来教,发现问题,那和幼儿园的小朋友有什么分别,现在连大学生老师都不管了呢。这时候 脸皮要厚,各种刷脸,嘴皮溜的往往能快速融入就是这样。

这半年来,隔三差五一次自我认识,可转眼全忘到九霄。没有 沉淀执行力 的自我反省,就是放屁,屁还听个响。无论是作为当下备忘,还是未来回顾,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都是最好的选择,更何况记性跟个猪脑似的。

有句话应该是雷军说的,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很是喜欢。搬运工老实说是个轻松的活,技术含量低,纯卖劳力,附加值也低,买方市场,人家凭什么用你,换个工地,不还是搬运工,搬了多少块砖并不能成为升值加薪的筹码。然而换个思路,砖怎么做更轻还坚固且省料? 好啦,制砖厂技术人员;什么样的砖用在什么样的建筑上更合适?好啦,建筑公司嘛。出路就很多了,即使还在工地,高级搬运工,至少戴的帽子都好看了。

以前怕被人记住,现在怕别人记不住。都讲 Personal Icon,要是今天刚刚认识的朋友,下次见对方竟想不起来了,多气人。想想有什么可以让人印象深刻的点呢,对数码产品十分精通?PPT小能手?唱歌很好听?甚至热爱摄影与健身?<引爆点> 里说了三种人:联系员,内行和推销员。联系员往往善于社交,内行对某一专业十分精通,推销员擅长说服他人。要做那个改变世界的人,必然是其一或合体。而你,凭什么呢。

这一年,尤其是五月份开始,去了许多地方,新认识了很多朋友,也弄丢了一些人。自从踏了走出去的第一步,见过了花花世界,便再也无法回头了。且不说山川美好,各有不同,就是人与人之间也是无数道风景,那吸引力,远胜过隅居一处日复日的狭隘。勇敢地走出去吧,我的朋友! 那些被弄丢的人呐,还是想着你们的,只是再也找不回来了,如果你们也想着我,请告诉我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