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这本书,我终于明白伊尹和商王朝的关系了
商建国初期,成汤有个能臣叫伊尹,帮助成汤打败了夏王朝建立了商,成汤去世后将王位传给了儿子太甲,太甲昏庸,伊尹将他囚禁起来,自己管理朝政,囚禁四年后的一天,太甲逃了出来,杀死了伊尹。那么,这个伊尹到底是一个呕心为国的辅政大臣,还是一个篡位夺权的逆臣贼子?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的是伊尹如何取得成汤信任的。伊尹接近成汤有两种说话:第一种是伊尹主动接近成汤;第二种有人向成汤推荐了伊尹。
作者更倾向于第一种情况,也就是伊尹主动接近成汤,展示才华得到成汤的赏识。
伊尹投汤后没多久就“逃汤奔桀”,然而在伊尹看到夏桀迟早会灭亡后,将在夏三年的所有情况都报给了成汤,成汤摒弃前嫌接纳了他的结盟,注意:这里是结盟。
由于伊尹在夏三年里,他把洛河流域的伊氏、辛氏,还有夏桀不满的部落和方国整合成了一个联盟,从而有了自己的势力。所以成汤和伊尹就不是简单的君臣关系,而是联盟关系。
而关于伊尹放太甲的两个版本。
第一个《史记》《孟子》版本,成汤去世后太甲即位,但太甲安于享乐,伊尹屡谏不听,为了江山社稷,将太甲拘押在桐宫,自己摄政当国,后来太甲听了伊尹的劝,弃恶从善回来后做的非常好,伊尹还为太甲做了《太甲训》三篇,以表彰太甲美德。
第二个《古本竹书纪年》版本,说中壬死后,伊尹将太甲拘押桐宫,自立为王。四年后太甲逃出,杀死了伊尹。
这里能控制太甲的,说明伊尹权势超越了专制王权,已经是殷商王朝的实际掌控着了。这里可以看出,这么高的权利,来源于一种原始的契约关系,而非君臣关系。
但后期学者尤其儒家思想学派,无法理解殷商初期的政治联盟或两头制度,所以一直认为是圣君和贤臣的关系。
伊尹成汤伐桀之际,伊尹首鼠两端,“五就汤五就桀者”,汤与桀之间反反复复,来回奔波,总是在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人。
作为一个富有谋略又具野心的枭雄,伊尹不可能没有君临天下的梦想。把太甲拘押在自己的权力中心桐宫(或偃师商城),自立为王,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可能。所以《古本竹书纪年》中的记载应是最接近真实的历史。
讲到这里,伊尹不像一个呕心为国的辅政大臣,更不是逆臣贼子,因为他们开始就是契约的联盟,为自己谋得发展天经地义。
这本《殷商六百年》最大的亮点就是利用大量甲骨文和不同的历史资料来分析证明,如果一件事有多个版本,也他会多版本解析,把每个历史事件都讲的有凭有据。读完本书后,对殷商历史文化有了更多角度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