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秋文学每日一篇散文

聊聊写作的“家常”

2022-04-19  本文已影响0人  安雨如乔

今晚想聊聊写作的“家常”。

我挺喜欢“家常”这一词。听起来,让人很是放松。而且,说“家常”的人可以自由随意地想说啥,就说啥;心里想到啥,就说出那“啥”的。

外面已经很紧张。再别把自己内心也一起搞紧张了。所以,需要“家常”。

我今晚的“家常”不能保证积极向上。也许,有些失落,有些孤独,有些消怠。

还是关于写作的呢——

从这几天的日更时间,都在晚上说起吧。

现在的我,早已不如20多岁那回,能够以极快的适应度,适应熬夜节奏。

那时,哪怕熬夜,仍能保持像一头猪那样,只要“肚子不贴脊背”的饥饿,倒头便睡得“呼噜、呼噜”的香甜。

可是,当前的我,已经追溯不回“猪”一般的睡眠质量。

尤其遇到晚上写文,特别容易产生熬夜的可能。不是我有多认真、多努力地奋笔疾书,写到彻底忘我,写到忘记“白天不懂夜的黑”……

我很坦白说,虽然我口口声声说要写作,但我目前还与此“忘我”的境界,差了多个“十万八千里”。

言归正传。夜晚写文,我会睡不着。不知道为什么睡不着,只是晓得怎么都睡不着。

也许在你听来,这样没有论据支持的“睡不着”的说法,说了,相当于没有说。

但是,事实就是这样。

我确实在夜晚写文字后,大脑和身心随之显出异常兴奋和活跃。抑制不住的兴奋,和自发形式的活跃。原因不明,可是,结果——则是睡不着。

曾经有过一段日子,夜晚写文后的失眠状态,让我一度恐慌和怀疑:衰老是否正在无情地靠近我?亦或说,我正在“雄赳赳、气昂昂”大步迈向衰老的道路上?

说真的,我不仅恐慌,不仅焦虑,还连带出一望无边,像海洋所拥有的广度和深度的自我怀疑。

然后,我觉得自己不适合写作了。

写作就失眠?!

如此,长久以往下去——未到七老八十,便要定期上医院,求开安眠药。紧接着,夜夜以药入眠。

这——

岂能是长久之计?傻想想,也觉得不能这样吧。

不能!不能!绝对不能!

那咱改时间写文,如何?

白天,七七八八的琐事,杂事,缠绕。即使片刻得闲,但是写作思维和思绪,却尚在“惊魂未定”时,所以写不了。

心不静,哪写得了。写了,也无非制造出一堆让自己都厌弃的“垃圾”。

算了吧,既然那么难写,不是写“垃圾”,就是写“失眠”,索性不要写了。

不写了,就不用当什么精神“垃圾回收站”,也就没有“写作失眠症”啥事了。

不写了,啥事也就没有了,像眼前放下一盘小葱拌豆腐——清的清,白的白,一清二白。

多么的干脆利落,是不是。

……(省略一下)

唠嗑,差不多唠好了。

唠了嗑,心情和精神一下子放松许多。真的哦,心里突然开阔起来。

你说,这算不算文字的力量呢。

……(再省略一下)

差点忘记说了,我最近在看作家莫言的《生死疲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