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学东海文学人文中国

重新构筑的世界

2017-10-18  本文已影响9人  庞文辉

人的世界观是什么时候开始形成?当我第一次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年龄已经跨上了尴尬的三十。在古代,这是一个足以功成名就的年纪,一个人从生理到心理都步入巅峰的年纪,在这个年纪,我才开始思考自己的世界观,未免确实有些晚了。

在年初的时候,送走了祖辈中最后的祖母,那天,我望着雨后翠绿中新翻起的一座土丘,思绪在那片无比清澈的明媚世界里停留了很久,想过什么,没想过什么,全然不知。两年时间,外祖父母和祖父母相继告别,在我的世界里还从没有经历过如此惨烈的殇痛,曾经跟外人自豪宣布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今后也无法再作为一份示人的骄傲,一瞬间,我察觉到自己用了二十多年构筑起的世界观已经崩塌。从二十岁开始,我习惯了这样的存在,祖辈,父辈,以及我,在这个世界,我是最末的一环,往上的两位曾祖父我都没见过,而两位曾祖母又相继告别于我的懵懂时期,因此他们都不存在这个多维世界里,只有祖辈、父辈和我辈形成了这样一个稳定结构,当这个结构突然开始分解,直至分崩离析,我开始紧张,甚至恐慌。我无法去形容那些不幸来临的时间里内心中是如何的悲痛,这是每个人都有经历过也都能感触到的一种情感,至于我这个年龄的人,更像是一场发生在精神领域的全面地震,他重创了我花了近二十年时间建立起的稳固的世界观,随着祖母的离开,支撑这个世界的最后一根底层柱子也倒塌了,而我,在这场地震中随之掉落下来,离开了原有的层面,进入了完全陌生到不适应的视野。

这时我开始成为家庭的第二级,我有足够的时间去悲伤、忧郁、忐忑、茫然,在新的视野下对生命的探究,经历过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一段晦暗时光,好像人生的一切都失去了意义,世界很大,生活其中的人却又如此渺小和不安。夜深人静,这样的感受尤为浓烈,我仍然会时常想起往事,想起多年前的夏天,放暑假的田野,赶集回来的美好食物,夏日夜晚被蒲扇扑赶着的蚊蝇,去外婆家的布满凹坑的小路,后门边清澈到螃蟹都不敢乱动的小溪,以及后来被我描述为菊次郎的夏天般的那一望无际的稻田,祖辈们坐在各个熟悉的老物件上笑着,岁月如昨。然而那些在天亮以后都消失了,阳光能驱散一切阴霾,哪怕心里的,也能消失的没了踪影,留下对生活的热情,对工作和未来的渴望。

经历了这样一段波折的时间之后,我开始慢慢坦然,也许,我已经适应了这个层级,这种视野下的世界,最初的那些不安被随后出现的种种美好所取代,生活毕竟是一段美丽的让人着迷的体验。虽然有时还会想起,唏嘘祖辈不顾亲缘的不告而别,内心的波澜已经浅了很多,我明白我已经在心里重新建立了一个父辈为首的世界,在随后的生活中,家里人丁的增加中,它会变得更加的稳固而坚定,像一座凝聚家人的钢筋水泥浇筑的城堡,它比我儿时到青年时期建立的房子还要牢固。只是父亲,他的世界还没有恢复,在我和母亲教会他玩微信之后,有一天他的朋友圈发了一张老宅的照片,配着一段物是人非思念父母的感性文字,一瞬间我才觉察到他的切肤之痛远甚于我,他的世界观被摧毁程度也远甚于我,在我走出阴霾之后他还处在那种无处倾诉的心境下感伤。父辈的世界,更需要我们帮着重建,他们的内心其实没有我曾经以为的那样坚不可摧,感谢网络时代的新发明让我看到了这一点,也更明白自己的责任与担当。

某个时间,我还看到了关于我这个家族的族谱,说起来也是偶然,那时我只是看到了姓氏相关的一则东西,继而对我这一支姓氏的历史产生了好奇,庞,一个不算庞大却还比较多的氏族。

网上的资料很详实,它讲了得姓的起源:庞姓出自周朝,周文王的儿子毕公高因受封于庞乡,他的后世子孙以其受封地名“庞”作为姓氏。而根据《通志·氏族略》上的记载,庞氏出自姬姓,是有4000多年历史的古老姓氏。后,毕公高的儿子庶受封于庞,后代因以庞为姓氏,望族出于谯国,居于始平郡,即现在的陕西省兴平县东南部;谯国郡即今天的安徽省毫县。网上还介绍了从始祖延续出来的支流脉络以及历史文化名人,但这里并没有我想要的东西,它关于我这一家族的前世由来没有一个详细的说明,它把我们涵盖在一个以省份归纳的地域里,寥寥一笔带过。

还是在网上,后来的一个时间,我发现了另一个区域性的庞氏网站,在上面我第一次看到了与我们家族有关的起源和流传,从初唐将军庞玉(庞玉公后来还成了当地城隍,守一方水土),往后传到了宋代,天台知县庞正己,因为喜欢这一方水土便在这一地长住了下来,之后一支支后裔在天台境内散开,直至今天的四万人之众。

作为其中之一,我对这位始祖颇有仰慕,尽管我对他生活的世界一无所知,对他的生平也知之甚少,他的形象却有如孔子画像般让我不自觉有种躬身行礼的本能。我会幻想他身处的那个时代,他的笑容是否与我祖父苍老的相同,祖父的形象依然清晰,而先祖的形象却早已不存,这是多么难堪的悖论般存在。

隔代再隔代,从宋代至今已有千年,数十代人,往上追溯似乎清晰却又毫无踪迹,我们每一代人似乎都只生存在自我环绕的世界里,往上三代,往下三代,相互之间重叠着一些,其余就再也找不到血缘以外的关联,我们其实只是一个个被根血缘线串着的孤岛,孤岛里就是我们的整个世界,孤岛外是其他人的孤岛世界,当所有孤岛交融在一起,就成了我们现今的全世界。

我们对自己的认识最终形成应该就是这个时间,明白了自己,了解了家族前事,从而更加的珍惜今下生活与身边亲人。

最近对元朝有了一些兴趣,闲暇翻看了一些介绍蒙元的文章,忽然想起某天在族谱中看到的一位先祖名为“四四公”,顿时像发现了什么,忙不迭的把偶然顿悟这个关子卖给妻子,元朝不允许汉人有名字,通常都以数字当做名字称呼,可想而知我这位先祖生活的年代一定是宋朝之后的元朝,我们一脉千年来也是经历过颇多坎坷的。

后来想想,是一个心酸的故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