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宝杯"玉文化全国征联大赛点评:邓伟林

2019-10-20  本文已影响0人  天伟之歌
“文宝杯"玉文化全国征联大赛点评:邓伟林

“文宝杯"玉文化全国征联大赛点评:邓伟林

天伟之歌

字数 3238 · 阅读 0

2019-10-06 21:26

“文宝杯"玉文化全国征联大赛

“文宝杯"玉文化全国征联大赛点评:邓伟林

赛事评委: 四会楹联学会评审委员

点评: 肇庆星岩书院楹联顾问讲师邓伟林

以下为本次“文宝杯”楹联大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

造化在山,谓天宝洁如月色;

通灵于世,为物华纯若冰心。

作者:邹立坚(浙江省)

简评:此联整体读来,如一股清新脱俗的山泉水,沁人心脾。造化在山,通灵于世,写出了玉石的前世今生。采用"造化"与"通灵"之词入联,可见作者之深厚功力。物华天宝,出自《滕王阁序》,写出了玉石出自天然,因通灵而为世人所尊崇。"月色"写玉之外表光洁,"冰心"写其内在之明澈。全联精妙处,在于无写玉字,而全联皆写玉。对仗工稳,读来流畅、大气,并以玉德喻人之德,更使其联意升华。但是,联中也有一个小不足,就是上下联二分句第一字"谓"与"为"(读违音),粤语读音接近,普通话读音也很接近,影响了口感。不过,评委们考虑到地域情况,对字的读音可能稍有不同,而且换其它字可能会影响联意,所以适当放宽标准,权作瑕不掩瑜吧。

二等奖

1、

自璞浑以出,日月乃辉,信知不琢难成器。

凭洁美而传,瑾瑜其德,当记久怀可润身。

作者:刘成卓(山东省)

简评:这个作品,有一个特点,助词、连词这些虚字词用得非常好,如: 以、而、乃、其,使三分句的长联读来不觉得"滞″;灵活地运用上下对仗及句内自对。信知不琢难成器,这里的器,既指璞玉,也指人。当记久怀可润身,润身,既指润泽玉器本身,也引喻"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怀德可使身心高尚。全联虚实结合,既写玉,也写人。有写实质,有写感悟,使全联联意得到升华。

2

耀目华光昭日月

精心巧艺载乾坤

作者:陈瑞龙(广东省)

简评:这个作品,上联写出了玉器种类之繁多,形态,色泽,光泽各有特色,琳琅满目,所以用"耀目华光"去形容。"昭日月″,指玉石的内涵,底蕴,生于天地,与日月同辉。下联"精心巧艺",高度赞誉了文宝斋五代匠师的精湛玉雕技艺。乾坤,指每一件玉石工艺品都经过匠师的精心选材,设计,雕琢,使之注入神韵。艺术品题材丰富,自然"内有乾坤"。全联短短十四字,写出了玉文化之博大与匠师的崇高精神气魄,佳作!

三等奖

1、

题文宝斋玉器藏品

文墨传篇,千载古城弘玉德;

宝珍藏馆,九州雅客结心缘。

释义:

①文宝两字嵌入上下联首。古城指四会。

②心缘起源在心头,心缘感悟于内心。心缘是因物而结缘,这里是指由共同赏玉而结缘。

③传与藏,都是动词,一放一收,使上下联更生动形象。

作者 :邓伟林(广东省)

简评:此作品以鹤顶格嵌入"文、宝"二字,且嵌得巧妙无痕迹。上联写玉文化、玉艺术、玉品德在文宝斋,以致四会,延申至整个中华民族,得到传承与发展。下联写文宝斋藏品之珍贵,九州宾客慕名而来,以玉作带,凭玉结缘。上联"千古",写出玉石文化历史时间之长,下联"九州"写出地域之广,使文宝斋馆藏的深度意义得到了彰显与升华。在整联结构布局上,上联的"传"与下联的"藏",都是动词,用得恰如其分。一放一收,使上下联更生动形象。

2、

文光射斗诗流韵;

宝玉通灵月洒辉。

作者:吴进文(安徽省)

简评:此联短小精悍,以鹤顶格嵌入"文"字与"宝″字。文光射斗,化用《滕王阁序》中佳句;宝玉逼灵,也化用《红楼梦》中故事。上下联引经据典,使联语显厚重。诗流韵,写出了玉器之艺术层面。月洒辉,则写出了玉之形质,如月之澄澈。全联读来流畅、灵动,浑然一体。

3、

釆自深山,经细琢轻雕,璞玉终归成美玉;

融于五德,倚精工妙手,匠心犹可鉴初心。

注:

①五德,古人称玉有五德。

②细琢与轻雕;精工与妙手,属句内自对。

③璞玉与美玉;匠心与初心,属句内隔字自对与有规则重字。

作者:张巧云(广东省)

简评:对仗手法运用纯熟。三个分句间层层递进,更连接顺畅。精彩之处为三分句,运用隔词自对手法,还用运用有规则重字法,将玉石品德与匠工精神巧妙地展现出来。特别是"鉴初心",既鉴玉之心,更鉴匠之心,使意境得到升华。

4、

温润千年缘五德

澄明一片鉴初心

作者:梁桂香(广东省)

简评:温润,写出了玉的外表,也隐隐刻画出"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形象。澄明,写出了玉的底蕴与内涵。鉴初心,既鉴玉之初心,也鉴匠师之初心。表面写玉,而实在是写人,透过玉之德去赞颂匠师之德,手法不错。

5、

得精魄所钟,灵如神物偏无语;

凭匠心独造,巧夺天工更可人。

作者:王冬(安徽省)

简评:得字与凭字,是领字,可不论平仄。此作品一分句运用泰山压顶法,二分句前四字承接一分句之意,补充与描述,后三字再把意境进一步提升。整联读来,连贯,顺畅。特别是"偏"与"更"这两个字运用得非常好,在联中起到转折与递进的作用。

优秀奖

1、

文坛逢盛事,阳春白雪珠玑会;

宝地向昌期,玉润冰清翡翠城。

作者姓名:陈淡群(广东省)

简评:此联精彩之处,在于联句首尾嵌字,分别嵌入"文宝"与"会城",写出了地域和馆名。另外,对仗也见工夫,无论是上下对仗或句内自对皆不错。"逢盛事"与"向昌期",有所寄望与祝福,真情融入,不错!

2、

横批:文宝心意

文风逸雅真情意;

宝玉晶莹博爱心。

作者:杨玉英(广东省)

简评:此作品以鹤顶格嵌入"文、宝"二字。上联写文宝斋的文化底蕴与内涵;下联写玉器的形质与德性。整体布局不错。如挑剔,"真情意"与"博爱心",这里意思接近,拓展不够,所以张力有所不足。

3、

文华独逸沧桑韵;

宝玉犹含日月辉。

作者:解云凤(安徽省)

简评:文宝两字以鹤顶格嵌入。上联写出文宝斋几代匠师的技艺传承,文宝斋有今天的荣誉与成绩,也是经历过风雨沧桑。下联写出馆中宝玉之光华与魅力。联中,"逸"与"含"两个动词运用得精妙,"沧桑韵"与"日月辉",对仗工,意境好!

4、

宝气珠光,一馆琳琅开气象;

金声玉振,千秋蕴藉蔚人文。

作者:吴迟(安徽省)

简评:这个作品写文宝斋。全联的对仗工稳巧妙,既是上下对,也是句内自对。上联写馆中藏品之多之妙;下联写藏品蕴含的传统文化。如挑剔,上下联一分句,意思过于接近,如有所拓开则会更佳。

5、

一方融雅气,发清越音,生纯粹色:

五德立真身,同天地寿,并日月光。

一方,方,可作量词,即一方玉,也可代指玉器。也可指一个方面,层面。

作者:陈柏贤(广东省)

简评:上联写玉之形质,下联写玉之德性。布局非常好。另外,二三分句的俩四字句属于一三式句读,即:

发/清越音,生/纯粹色:

同/天地寿,并/日月光。

并不是通常的二二节奏,所以需要按照节奏去定平仄。这里的平仄是没问题的。(但如果按照传统的格律来定,135不论,246必须,那么,此联中还有个别平仄不合之处,这点也希望大家能理解) 二三分句属于句内自对形式,对仗工整,灵巧,使全联生彩了。

6、

文昌自古淳风化;

宝玉通灵慧性情。

作者:李金流(广东省)

简评:以鹤顶格嵌入"文、宝"二字。嵌字无痕。简洁十四字,写出了玉文化的底蕴与內涵。淳字与慧字,作动词用,灵动精准。风化与性情,对工意妙。

7、

文墨贯千秋,桑梓燃情崇玉德;

匠心传五代,琼瑶生彩鉴神功。

姓名:梁仕杰(广东省)

简评:此联写文宝斋。上联写玉之德,下联写匠之心,由写玉而引入写人,自然而然。整联对仗工整,有考究,尤喜"桑梓燃情"与"琼瑶生彩"之意。

8、

巧夺天工,慧心一点通璞玉;

尽如人意,福运千年耀宝斋。

作者:罗杰(贵州省)

简评:上联写璞玉,下联写宝斋,切入角度不同,但整体意思相通,都是写文宝斋之玉文化。整联的对仗非常工整,特别是"通"字与"耀"字,动词运用准确,出色。璞字,属仄声,此处不合,但评委考虑到整联的意境不错,换了其它字,可能有损其意,也就适当放宽了要求,选其为优秀。

9、

凝日月精华,腾文采宝光,匠心雕出成珍美;

萃乾坤魂魄,喜通灵达瑞,慧眼收来聚福祥。

【注】“文采宝光”、“通灵达瑞”属于句中自对格。

作者:宋贞汉(安徽省)

简评:一二分句领字用得恰当,出色,联中釆用上下对仗及句内自对手法。慧眼是一个汉语词汇,一般为佛教语。五眼之一,指二乘的智慧之目。亦泛指能照见实相的智慧。"匠心"与"慧眼",取意不错。"雕出"与"收来",上下联一放一收,更显灵动。另外,联中"文"、"宝"二字,嵌入无痕迹,不错!

10、

楹联•赞玉

上联:虽廉刚而不刿 ,好洁颜身,温慈润泽如君子;

下联:宁体碎岂求全, 观明表里,博智舒扬共日光。

作者:刘德玲(广东省)

简评:647结构,很稳当。三个分句连接顺畅。一分句领字运用到位。上下联切入角度不同,上联写外表之美,化用"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下联写品德之美。联中运用句内自对手法,使整联读来更灵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