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简友广场

#隐秘的角落#2.如果那天朝阳没开门,还会变成坏小孩吗?——那些

2020-07-03  本文已影响0人  白太酱

细节五:后妈的蛮横女儿朱晶晶,不仅抢走了朝阳爸爸,还在爸爸给他买的新鞋上踩了一脚,这个时候的朝阳也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满和愤怒,反而是在后妈的羞辱中很有礼貌地离开了。

从后面的情节中知道,朝阳小时候爸爸妈妈离婚了,爸爸再婚有了现在这个妹妹朱晶晶。朱晶晶有一个蛮横的妈妈,自己也是个蛮横的小孩。朝阳与爸爸难得相处,两母女还盛气凌人地出现。朝阳看着爸爸刚给自己买的、已经被踩脏的新鞋子,沉默,他不想让爸爸觉得自己不懂事。但是,请仔细听背景音乐,仿佛一种可怕的愤怒正在如藤蔓般疯狂生长。他是真的不生气吗?一个青春期的男孩,面对侮辱、挑衅,可以这么“温顺”地完全消化、不会出现一点负面情绪吗?不太可能。他不是不愤怒,这反常的冷静,是习惯性的压抑。

再做一个瘆人的对比,张东升在杀岳父母前一天。张东升长期家庭地位不高,妻子冷漠,岳父母支持妻子和他离婚,但他依然是众人眼中的“好丈夫”、“好女婿”,这也是长期习惯性的压抑的结果。他在饭桌上被亲戚当众羞辱,也是没有任何愤怒的反应。但他一个人在洗手间洗脸时配的音乐,同样能感受到可怕情绪的蔓延。这张温文尔雅、波澜不惊的脸,隐藏了太多的秘密。

严良对普普说,朝阳是他小时候最好的朋友,那为什么他现在没朋友了呢?严良还说发现朝阳没有以前那么爱说话了,朝阳苦笑着无奈地说,习惯了。朝阳的变化应该跟父母离异有很大关系,从朝阳后来对妈妈说的话中可以知道,他记得父母离婚的事情,这对他的消极影响应该很大。

可是,“习惯了”就能把问题解决了吗?只能掩盖。一张被“温顺”掩盖的孩子的脸,看着让人心疼。而如果任由孩子一再压抑和掩盖自己的真实情绪,而不加以疏导或发泄,等积压到孩子不能承受的时候,那就是“朝阳”必将“东升”了。

严良发现了朝阳的压抑和难过,教他骂“你大爷的”,这对朝阳来讲真是一种很好的发泄。骂完之后,朝阳脸上出现了从影片开始以来第一次发自内心的笑。

这才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该有的笑。

三、“单纯”的小孩

细节六:朝阳留宿严良和普普的第二天早晨,他先醒了。刚想出门买早饭的他,突然停住,回房间看见他们还睡着后,轻轻地走到妈妈房间,把值钱的首饰包从抽屉里拿出来,放在了不容易发现的衣柜里的大衣口袋中。还从妈妈的梳子上取下一根长发夹在了柜门上,然后才出门。朝阳还在他们走后去确认了,头发还在,首饰还在,松了一口气。

朝阳是个经常一个人在家的孩子,警惕性高也不奇怪。在严良和普普敲门的时候,朝阳也是迟疑了一下才让他们进来。应该是看着他们身上脏脏的、有点狼狈,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情。虽然他没有再追问下去,但是,这一系列的动作,心思缜密,思路清晰,确实有着超出这个年纪的成熟。

朝阳是个善良的孩子,他在尽他所能帮助严良和普普,他也从这两个“坏”小孩那里得到了友情。朝阳也是个有正义感的孩子,在发现张东升杀人之后,怕他再伤害别人,于是选择报警、主持正义,但是严良阻止了他,想要敲诈张东升,得到给普普弟弟做手术的30万。他也犹豫,既想主持正义,但是也想救普普的弟弟,怎么办?于是从孩子能想到的角度,给杀人犯写警告信。普普也是个不简单的孩子,几岁的年纪能心思这么缜密,想到写威胁信,啧啧啧。

我想,即使是成年人,面对一些问题也很难做出选择。因为这个世界上的确存在“伦理正义”但法律禁止的灰色地带,成年人也有不懂法律底线、做出错误选择的时候,更何况是几个价值观不成熟又走投无路的孩子呢?他们对法律的认识还模糊不清,这个时候是最需要有人教育引导的,告诉他们什么是正确的、更好的选择。如果没人及时介入,那他们很容易滑向深渊。

其实,妈妈应该发现了朝阳的异常。朱晶晶死后,警察到家里调查,当时妈妈就看到了桌子上还没来得及收拾的三杯饮料,肯定能推测出朝阳在瞒着他什么。但她却没有及时了解朝阳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直到影片最后,儿子变成了一个爸爸刚刚去世但却可以笑着说自己考了第一名的孩子,她脸上满是苦笑、绝望,只是,这个时候已经不可挽回了。

不管是在“坏”小孩到来之前,还是在“坏”小孩到来之后,朱朝阳都是一个善良的孩子。同时,不管是在“坏”小孩到来之前,还是在“坏”小孩到来之后,朱朝阳都不是一个“乖”孩子。人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事情就像在人心中埋下一颗颗种子,有善的种子,也有恶的种子。有人说是不是“东升”,取决于朝阳的选择,而我认为,这取决于朝阳的选择,也取决于父母的选择。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在他们最需要关注的时间点,如果不是父母去引导,那就可能会把机会留给张东升。

我更愿意看到,即使那天朝阳开了门,他们也会一起成为会笑会哭的乖小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