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淵六义
2015-04-23 本文已影响0人
非劍龍淵
为人篇
为人者,立于天地之间,所求者,存也。
然何谓之存?
生存,意存,心存,道存。
生存者,活物之天性,蝼蚁禽兽尚且偷生,况乎人哉?
意存者,智慧之启迪,明事而晓理,分善恶,知好坏,皆有意而为之。
心存者,凭一念以贯之,守一心而通己,淏淏乎,煌煌矣。
道存者,沧海辗转一瞬,青冥反复不损,通天彻地,得之为元。
处事篇
人处于当世,则当处于事。
事由因起,承于缘法,转自人言,行至乃终。
因缘由天定,言行凭己心。
故有处事之道,一言可蔽之。
俯仰天地,无愧于心。
修身篇
身者,形也。
承于天地,授于父母,用于己行。
天地之精,所承者衷。
父母之恩,所授者重。
己行之碌,所用者众。
是故得其身者,无有贵贱,不分美丑。
当自尊自重,自傲自强,常修不殆,方为立身之本也。
养性篇
性者,心也。
人心之初,始于鸿蒙,不分善恶。
随其岁长,其智渐开,其欲愈增。
心有杂则情迷,心无垢则志坚。
然,世事炎凉多纷扰,为人牵绊难逍遥。
欲清其杂垢,唯养之也。
故曰:心若灵台常需扫,性比菩提是妖娆。
问道篇
道可道,亦常道。
道者,圣人不可名,匹夫亦可夺,至者不可控,凡俗亦可寻。
是有大道三千,条条可通;小道万万,路路能达。
其间云泥,在乎一心。
有心问道者,虽无为而道缘可期;无意问道者,即全力而道不可闻矣。
有心无意,其别于始,其别于态,其别于悟。
故求道者唯直矣。
初心问道,道方可期。
求真篇
人有百世千态,花鸟虫鱼,飞禽走兽,无不可为人。
然何为源?何为真?
若庄周梦蝶,焉知非蝶梦庄周乎?
南柯一梦方醒,焉知南柯为梦而醒为真?
浮生若梦,人生几何。
韶华白首,亦是转瞬之间。
百年枯骨,何者长存?
唯正气如故,唯正己如初。
纵来世不为人,亦有本心如故。
故求真者,求己也。
溯源者,唯我也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