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90天第四期写作成长营婚姻育儿

辅导作业,谁不曾崩溃几回

2018-11-22  本文已影响6人  伶俐姑娘

家长“对牛弹琴”,孩子“雾里看花”。我想到自己辅导读一年级的女儿写作业时的场景,自己忍不住先笑了。

其实,这种信息不对称,导致双方沟通障碍的状况,是有专业名词的,叫做“知识的诅咒”。

“知识的魔咒”,第一次听说这个名词是在樊登的《可复制的领导力》这本书中。简单表述,就是:当我们知道了某样东西,就无法想象不知道它是什么样子的,同别人分享“知识”变得困难,因为我们不易重造听众的心境,这就是“知识诅咒”。(这里的“知识”不一定是狭义的“知识”,还可以是经验、阅历、感觉等等。)

辅导作业,谁不曾崩溃几回
199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生伊丽莎白.牛顿(Elizabeth Newton)因一项研究而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她研究的是一个简单的游戏,受试者分别扮演“击节者”和“听猜者”两类角色。
击节者拿到一份列有25首著名曲目的清单,包括《祝你生日快乐》和美国国歌《星条旗永不落》等耳熟能详的歌曲。每位击节者选定一首,然后在桌上把曲子的节奏敲给听猜者。听猜者的任务是根据敲击的节奏猜出正确的歌名。
在这项实验中,最有趣的点是击节者估计听猜者猜中的概率与实际猜中的概率大相近庭。听猜者猜对的概率仅为2.5%;而击节者预估猜对的概率是50%。
面对这样的结果,击节者个个都非常惊讶:你怎么会这么蠢?这调子难道还不够明显吗?
而现实是,击节者在击打节拍时,脑海中会自然响起歌曲的旋律。而此时,听猜者不可能感知到旋律,他们只能听到一串不连贯的敲击声——类似摩斯密码那样古怪的节奏。这就是“知识的诅咒”。

比如:家长教孩子写作业,家长说了几十遍,可是孩子就是不明白,如果孩子突然明白,往往又会认为很简单;

比如:隔行如隔山,即便是很简单的常识,对于没有接触或了解过的人,却是如听天书般难。等到后来熟悉了解过,就会恍然大悟,;

比如:上司交代工作,没有明确表述自己的需求,以为下属已经明了,孰不知下属只能去揣测领导的想法,结果往往不近人意...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常常引起沟通的不畅。要解决类似的问题,有哪些可操作的方法呢?我们一起来以“辅导孩子作业”为例,来探讨一下,因为,辅导作业真的是一个血压升高、心态崩溃的过程。

辅导作业,谁不曾崩溃几回

其一、知道有“知识的诅咒”这回事儿,心态上尽量放平和些。对于孩子来说,每一种新知识都是一个挑战,无论是算数学、读拼音、读英语,还是写汉字。这些基础知识就是一个“从0到1”、从无到有、从未知到熟悉的过程。即便家长讲过多遍,孩子可能还是没有可靠地掌握;

其二、保持足够的耐心,语气上尽量平静些。老师面对几十、几百个学生能把控全局,为什么我们面对自己的孩子时却会抓狂?定位的不同,导致心态的差异。“老师”是一种职业,有职业素养的要求,面对一群学生,教书育人是工作职责所在;家长辅导孩子作业的心态常是“额外付出”——忙于工作,忙于家务,还要辅导孩子。再加上是亲生的,恨铁不成钢,难免把着眼点放在孩子“不懂”的地方,会质疑“别人考满分,你为何才刚及格?”这样浮躁的心态无助于孩子的成长,需要心平气和地去接受每个孩子的成长差异;

其三、换位思考,理解孩子。想想我们成人面对职场上的难题,尤其是新接手一个全新项目或课题时的茫然,就类同于孩子面对新知识时的懵懂。孩子接收、巩固、运用新知识的过程就是我们职场上能力进阶的历程。理解这回事后,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去帮助孩子克服学习的困难;

其四、批评讲方法,就事论事。我们经常一生气就骂孩子笨,试想一下自己若被老板骂“蠢”时,会是何种感受?可以就学习习惯方面的不良习惯予以批评,但不能因孩子没有理解而怪责,思考自己教的方式或许有待改进。

最后,了解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重要的学习思路,做到举一反三。有这样的认知,对孩子的学习状态就会少一些焦虑,同时,从教导方式上给予积极的引导。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克服辅导作业的焦虑,是家长的必修课程,我们一起进步!

【无戒90天成长训练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