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的秘密

2023-06-29  本文已影响0人  似水流年2024

什么时候是“最好的年龄”?

有人说是无忧无虑的童年,有人说是热血澎湃的青春,也有人说是尽享天伦之乐,儿孙绕膝行的老年......似乎我们都在羡慕还未到来或者已经逝去的年龄。

其实,年龄并没有“最好”之说。往事不可追,过去的日子不会重来;人生多坎坷,来日也不一定可期,活在当下,就是对人生最好的诠释。

而我们的祖先对此也有很多见解,还用哲理性语言概括了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他们告诉我们: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正当最好的年龄。

01十岁不愁童年时,我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对任何事物都充满热爱,不知道什么是痛苦,不晓得什么是忧愁,每天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丰子恺认为人的童心不可失:“我初尝世味,看见当时社会的虚伪,觉得成人都已是失去本性,只有孩子天真烂漫,人格完整,这才是真正的人。”

只希望我们长大以后,依然能够保持那颗天真烂漫的童心,不忘记自己的初心,在最无趣无力的日子仍然对世界保持好奇,仍然愿意去热爱这个世界。

02二十不悔二十岁,正值青春年华。意气风发,热血澎湃,眼里都是激昂的风景,心中都是不羁的江山。

毛泽东也曾感叹:“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二十不悔,在最美的青春年华,做个勇敢的追梦人,无论遇到多少坎坷挫折,也不轻易放弃。

去奋斗,去拼搏,去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03三十而立对于三十而立这句话,王小波有一句生动的解释:“三十岁的肩膀上扛着再也不是自己一个人,而是一个男人该扛起来的责任,上有老人,中有老婆,下有孩子。”

三十而立,立的是身。父母渐渐老了,要抽出更多的时间来陪伴他们;找到了相伴一生的另一半,要给自己的小家撑起一片天;孩子也可能刚刚出生,也要为孩子遮风挡雨。三十而立,立的也是心。有独立的思想,知道自己要什么,成为怎样的人,不被任何人左右,能够坦然地面对一切困难。

04四十不惑人到四十,人生百味都已尝遍,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该拥有的都拥有过,该经历的都经历了。

以前看重的东西,现在看淡了;以前放不下的事情,现在释怀了;以前绕不过的心坎,现在坦然了。正如朴树在《平凡之路》中唱到:“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我曾经拥有着的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我曾经失望失落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人生走到这个年纪,很多事都渐渐看透了,不再为身外之物烦恼,不再为渐远之人失落。内心释然了,一切自然豁然开朗。

05五十知天命五十岁了,人生已经走过了一半,也渐渐明白天道运行的规律:一年有春夏秋冬,万物有圆缺阴阳,人自然也有生老病死,一切都是周而复始的循环。

涅盘经中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命中一切姻缘果报,都是造成的,若想得善果,必先种善因。领悟了生命的真谛,内心也就释怀了。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不再执着于功名利禄,也不再纠结是非成败,最终也能以豁达的心态面对人生百态。

06六十耳顺到了六十岁,无论是好坏坏话,自己都能听得进去;无论遇到什么挫折,内心也依然平静如水。

慢慢达到了“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境界。世人说,人生的种种烦恼,都是从耳朵进来的。

听到世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骗我,便怒火中烧,恨不能立马与他打一架才好。到了“耳顺之年”,经历多了,心胸自然宽广,也能容人容事。听到逆耳之言,心也不为所动。因为明白了: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