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教育学心理学

《改变心理学的 40 项研究》 - 从众的力量

2019-12-07  本文已影响0人  雨果僧

当科学家谈到从众性时,他们指的是当某一个体成为某个团体成员时,其行为常追随团体的某种的行为模式,有些时候这些力量强大到足以让我们做出一些与个人态度、伦理、道德相冲突的事情。

到20世纪50年代,Solomon Asch对从众行为进行系列研究,他的实验为我们提供了有关从众行为的大量新信息,而且为未来的研究开辟了许多道路。

Asch选择从“视觉从众”切入,这样能够避开一些模糊笼统的概念,比如态度、伦理、道德和信仰体系等等。

实验中,被试(假设是你)会与其他几名成员坐在一起,并且对两幅图画中的直线做出指认,筛选出符合主试要求的线段。在第一轮指认中,其他几名被试都指出正确的,但是到了第二轮,其他成员都故意指错成某一根。

结果显示,每位被试测试数次,其中约有75%的人至少有一次与团体内的人保持了一致。综合所有实验结果,被试服从于团体做出错误回答的次数约占1/3。

团队压力对从众行为的有力影响在Asch的研究中得到了清楚的体现。

在心理学领域中,Asch的研究结果在两个方面显得极为重要和关键。首先,他首次清楚而科学地证明了社会压力对从众行为的影响力;其次,该项实验也引起了大量的后续研究。

其中一些研究发现:

对该项实验的批评集中在实用性上,因为测验采取的是无关重要的事情,而一旦涉及到个人利益等重要事项时,人们是否还会这样轻易表现出从众行为吗?

关于这项研究的延展。

来自《雨果僧的读书笔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