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中华文学

梅事其一

2021-06-09  本文已影响0人  素颜浣溪纱
家里的杨梅

    村里的,乃至四里八乡的杨梅都成熟了,这种看着喜悦,品着甘甜,卖着忧愁的果子。采着,熟着,落着。

更多的是随着五六月的雨一起烂在树下,一片一片殷红,脚踩着,还滑腻。

在外地工作的弟弟妹妹们没有回来,但是他们跑了许多水果摊位,甚至跑了苏州最大的批发市场去联系买家。

匆匆雇佣了辆十九方左右的冷冻运输车,从市里开过来,非要自己收一车杨梅过去。

杨梅是个娇气东西,我们都不建议他们收,况且他们上班又没有时间去监管和销售。路上颠簸几十个小时,损耗是未知数。

  可是弟说,他在跑市场的时候也碰很多灰,希望我们想办法克服困难。

外地人前几天从村里收了一吨杨梅去,做杨梅干用,要求不太高,家家户户都写了名字。给村里了定金,但是到村户就是个白条。

我们也许,可以也这样先拉出去。之后再结账。弟弟执意想把杨梅运出去,他说他好不容易找到了可合作的批发商,必须要试试。

可很多收杨梅的老板都没有再回头,这东西难运出去。怕赔钱。

没事,有冷冻车。

要是质量和价格可控,也许还不会亏本。

他发了当天的天气小时预报,说下午就不再下雨了,就早上一阵。

老爸没办法,拿着他下的五千斤定单,逐家去下定单。初步是说,外地老板收两块每斤,我们也收两块每斤。

可是老爸怕赔本,他想收点个头大的,好杨梅。谈着谈着,自己把价格给涨到三块。

但是要好的,价格好点,别人就心甘情愿把好杨梅给摘出来给你。

大有越谈价格越高的势头。

  在此之前,我和妈在他之前和人谈两块,被村里人骂得狗血淋头。都说价格要是在两块钱,他们就不摘,愿意烂地里。

我碰第一个壁,就想哭了。回敬道:村里又不是我们一家的杨梅烂地里,我又啥在乎的!你们不是前几天两块每斤成吨卖给外地人吗,一会功夫又特值钱了?

杨梅一天天在树上熟着就过头了,变了味儿。有的变软,有的发馊。可弟妹子决心很大,竟然没有退路。

家里缺人手,有单的时候,我有时候不吃不喝,四五点起来,一天都在树上,摘不得两百斤。偶尔有摘两百那天,累得够呛了。

有网络单,就还得寄点快递出去,顺丰运费又特贵。送亲朋好友,如果自掏腰包,不算杨梅钱,也得六七十一箱。

老爸总见不得杨梅了掉了地上,自从他当了“老板”,整个人都欢实多了。好像比他当老师的地位还高,还受人追捧。

多危险的自我感觉良好。

我是一个悲观主义。

价格虚高,弟他们在外面越压力大啊!

算了,算了,定都定了,老爸说。

收杨梅的时候,他开心不起来了,哎呀哎呀直叹气。

回来帮忙的妹子靠近想帮忙,被骂回来。

他临时换了将,让我三叔给把质量关。

说他懂。

据说三叔卡质量卡得很严,一遍一遍让别人挑选,整得全村怨声载道。

我们只好在家把自己杨梅也选了。

有黑的不行,没选干净再选。妹子回来和我说。

三十篮杨梅摘了半天,选了半天,老妈果然把黑的大个杨梅都挑出来了。

偶尔一个熟过头有什么关系。我感觉到了不对劲。

不知道为什么我们摘得很认真的杨梅,一选就多了几筐烂果。

怎么也选不干净,烂果总是有,我一看,不合格。

老妈发飙了,我到城里卖杨梅也不让人这么选的!杨梅越翻越烂!

老爸为了收杨梅,中午都没吃饭。

到五千多斤快装完车,他才开三轮把我们挑过的杨梅给装走。

到现场一看,我傻了眼。弟弟说收红黑卖相好的杨梅,全变成通红的。

三叔把目光盯住黑杨梅,好像有大仇恨似的。命令别人一遍一遍挑,只剩下烂的和红的在筐里。

冷冻车上,散发着一股腐臭味道。

我的心凉了。本来我觉得妹子在厂里做质量检查几年,抽样检查个杨梅没问题的。我去也没问题。但是妹子去了以后,觉得可能三叔让人选得严格是对的。

那时候,大部分村民都被得罪了,他们还故意把坏的留下,好的挑走,卖高价去。

他们边抱怨,边笑话我们家都是傻子。哪有收杨梅这么挑的,云云。

妹子是职场和事佬,人际关系是第一位的。我们都躲避着老爸哀怨的眼神。

  这一天,下过雨的杨梅,都流着雨水,篮子底下流出通红的一淌血水。

老弟在电话那边咆哮,为什么改了这么大方向,没人通知我!我就出了个差,你们就把事给办砸了?!我们家女儿就没法挑大梁么!

……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