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能力
——《梁宁·产品思维30讲(第一模块)》学习分享
前言:正式开始我的分享之前呢,需要先给大家道个歉,前天与大家分享了第五讲与第六讲的课程内容,这个分享呢被我理解成了狭义的分享,让大家重复听取了已经存在的课程,耽误了大家的宝贵时间,实在抱歉!因为近期工作太忙,下载了学习资料以后,我想当然地以为里面都是文字资料,并没预习,甚至没有展开,我是在得到订阅了梁宁老师的课程进行学习的,也就想当然地以为我需要给大家分享老师的课程内容,以方便大家学习,分享内容并没有展开讲述自己的理解和感悟。经过老师的提点我才懂得,这个分享应该是广义的分享,是我们不同视角的交换,各种思维的碰撞,以促进大家学习交流,起到取长补短、互通有无的效果,对我本人的理解和认知也会有助于提升,这才是老师希望我们在学习中通过分享交流来逐渐提高的能力,才是组团进化的精髓所在。感谢老师再给我一次机会纠正这次失败的分享!言归正传,下面说说我的分享,我把它定义为“学习心得”,有不当之处敬请小伙伴们批评指正!
学习了第一模块的内容,我有一个最真切的感受,就是不管你是想做产品、想学运营、想与人构建和谐亲密的关系,甚至我觉得,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感知能力。我来说说我是怎么发现的。
感知能力首先,我们先看看这幅图,梁宁老师的课程一共30讲,第一模块用了这五讲,占了总课程1/6的篇幅,其实只讲述了一件事,就是她希望我们做一个善于感知的人,充分感知和理解用户潜在的真实需求,是产品经理能够做出让用户没有戒备、自然、满足地长期使用这款产品的前提和基础。
其次,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五讲的主题:
1.前三讲都有一个总标题:同理心训练,其实我认为包括后面两讲也一样可以加上这个总标题,因为他们都是基于这个问题展开论述而延伸出来的。同理心其实就是感知。
2.前两讲老师从正面和负面讲述了情绪,她认为如果把人比作一部手机,那么情绪就是底层操作系统,我个人觉得可以这样理解,老师这里讲的情绪其实就是潜意识的代名词,和下一讲中的潜意识也是相对应的。那为什么要讲潜意识呢?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两幅图。做个小扩充,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两个理论:
感知能力 感知能力意识层次结构理论
它阐述了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无(潜)意识三个层次,好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意识,但隐藏在水下的绝大部分前意识和无(潜)意识却对人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意识即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有逻辑性、时空规定性和现实性。前意识即为:虽不能即刻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无意识(潜意识)则是:原始的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的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感情。人格结构理论
本我id:本我是潜意识下的思想,位于潜意识的深层,遵循“享乐原则”,代表思绪的原始程序,由原始的本能和冲动驱动,如各种生理需要,饥饿、情绪、性欲等,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代表所有驱力能量的来源。
自我ego:自我大部分有意识,是自己意识的存在和觉醒,负责处理现实世界的事情,他代表理性、智慧,遵循“现实原则”,处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介于“本我”和“超我”中间,它一面调节本我并适当满足本我的需求,一面受超我的监督和制约。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人格的执行者,它是人格结构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否协调好本我和超我的冲突,决定了一个人的人格是否健全。
超我superego:超我部分有意识,是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位于最高层,是由社会文化道德规范法律内化而成,遵循“完美原则”或者说“道德原则”,要求自己的行为要符合自己的理想标准、规定自己的行为免于犯错的原则。
本我,自我,超我构成了人的完整的人格。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可以从他们之间的联系中得到合理的解释,自我是永久存在的,而超我和本我又几乎是永久对立的,为了协调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自我需要进行调节。若个人承受的来自本我、超我和外界压力过大而产生焦虑时,自我就会帮助启动防御机制。防御机制有:压抑、否认、退行、抵消、投射、升华等等。
那现在我们就懂了老师的意思了,因为潜意识决定了人的大部分行为,如果我们能更好地觉知潜意识,那我们就能很好地认识自己,进而也能更好地感知他人。
3.再下一讲的标题“认清人的本性,理解角色化生存”:这里有两个词吸引了我,“本性”,这就是我们刚刚分享的本我或者说潜意识的内容,总之是位于表象——那个“壳”以下的东西,我们就不再赘述了;“角色化”就是被教育,这一讲中的“集体人格”也就是一群角色被覆以同质化的“壳”,这些都是超我的形成过程,我们不断地被教育,把社会文化道德规范法律内化成约束我们的原则,也就是那个“壳”。
4.再下一讲中的自我与自律,这里的自我不是刚刚分享的人格结构理论中那个概念性的“自我”,而是相对于自律的相反表现形式,意思是以自我为中心或者说是能充分展现自我而不是屈从别人的人,那么大家想一想“自我和自律”是不是也就是本我与超我的斗争结果?本我赢了就表现为自我,超我赢了就表现为自律,但我们现实中常常是两者结合、平衡展示的样子,这时就是人格结构理论中那个概念“自我”很好地实施了人格执行者的职能,把本我约束得刚刚好也适当地满足了其需求,又恰好符合超我的审视,所以没有启动人的心理防御机制让自己自我压抑、否认、退行、抵消、投射,而是展现了比较健全完善的人格。(关于投射这个概念我们前面课程中已经分享过投射性认同,没有收听的小伙伴可以爬楼翻阅)
那么现在,我们应该明了梁宁老师的苦心了,为什么产品课程开篇到现在都没讲产品,先用这么大的篇幅讲心理学,因为老师觉得它太重要,就像手机的底层操作系统,决定了你的认知和行为。事实上,作为一个人,充分地觉知自己和他人乃至世界,确实是决定我们学习、思考、生活、工作最重要的心理基础、认知框架和思维模式。梁宁老师一直在给我们强调,不管你是想做一个有健全人格的人,与人构建轻松惬意的亲密关系,还是想做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发明设计出能让人特别依赖且放松使用,用后还能让人爽到爆或是抵御恐惧的产品,你要解决的,其实都是与人的关系,因为产品也只是你与用户永久建立和谐亲密关系的媒介而已。你如果自己有了感知自己的能力,再训练出开放包容的大脑,那么你也能顺利的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视角发展出同理心,也就是共情,这样在明晰自己的情况下,也能充分感知对方藏在“壳”下面的真实想法与需求,才能找到同频共振的点、线、面甚至体,这才是你与这个人建立深度链接、而且牢不可破、永久持续的基础。
最后,老师在最后一讲中给出了她的重要结论,自我与自律,哪一种更贴近产品精神?她给出的答案是:善于感知的人、自我的人更适合做产品经理。因为创造力是自我的延伸,而控制力是自律的延伸。有人看到这儿可能就会有疑问了:咦?刚不是说要充分感知对方么,那怎么又是自我的人更适合做产品经理了呢?自我的人怎么会善于感知呢?都以自我为中心了还怎么感知别人呢?
我是这样理解的:其实自我和感知并不矛盾,我觉得这里的自我是指一个人在做决策的时候能充分地感知、调动并展现本我的正面力量,发挥他的驱动力和创造力,且不被外界的条件变化而干扰;而感知则是一种认识和觉知它的能力,它既包括感知自己也包括感知别人,和一个人是不是能够充分地展现自我并不矛盾。能不能感知到是觉知力的问题,取决于感觉的敏感性和认知的广度及深度,而感知到以后能不能坚持自我,取决于大脑的开放性和包容程度,如果我们有一个开放包容的大脑,就能充分感知自己的多个层次的我,也能理解接纳他人的多个层次的我,还能将这些理性和感性的觉知充分地融会贯通,进而做出最好的判断和选择,那如果这个选择倾向于来自本我的直觉,那就刚好说明你是一个创造性大于逻辑性、感性大于理性、自我大于自律的人,这和自恋、自私、狭义的自我绝对不是一回事儿。老师认为好的产品经理要极具创造力,那就要求我们要对自己潜意识里深层次的东西要有极深的体察,这就是感知,还要有极大的释放,那就不能太强调自律意识、固化思想,否则肯定缺乏创造力,这就是充分展现自我,所以是要求对待自己要是个自我感知能力强也要能释放出自我的人;对别人呢也要做到能够充分感知,其实是同理心的要求,要学会暂时放下自我,这个自我指的是头脑、思维、理性下的自我,也要放下对对方“角色化”的预期,要用包容开放的大脑,去充分感知对方的本我,也就是潜意识下的需求,不被他的自我或是超我表达出的言辞和表象所迷惑,进而得到你最想要的出于他本我的真实信息,这时你的本我与他的本我相遇,这也就是心理学常说的共情、深度同频、身心合一,他就会觉得“我被看见了,我的感觉你懂,我的需要被满足了”,这时你们就建立了链接,形成了关系,这个过程其实也就是爱的产生:一个人爱上一个能看见、接纳、包容、满足他需求的人,或者是一个用户爱上一个能满足他的需求、抵御他的恐惧的产品,甚至是爱上那个能看见他潜在需求、解决他内在恐惧的、发明了他如此喜爱的产品的产品经理,这个过程就是被看见、被接纳、被理解、被懂得的过程,就会建立信任,产生依赖。
举个我想到的例子:微信这么火,到底是怎么满足各种人的需求的?这款社交产品或者说张小龙,他深刻地体会并满足了各种人的各种需求,暂且分两种不同性格的人来讨论吧:外向的人擅长社交,除了聊天,可以晒圈,可以刷帖,可以转发,可以点赞,可以评论,可以互动,大大满足了快节奏下人们越来越无法实现的面对面交流的情感心理需求;内向的人不擅长社交,那么相应的功能都可以设置权限或时限、选择性开放和关闭、部分人可见、甚至屏蔽、删除、拉黑、投诉、举报,基于不同的场景和状况,以满足不同心理需求的人各式各样的要求,特别人性化甚至个体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需求日益地多样化、复杂化起来,然后肯定是基于各种市场调研、用户调研、同类产品竞争等多种手段进行反复迭代、优化,还陆续推出了购物、支付、游戏、投票、调查、作业等多种多样、数不胜数的应用和功能,貌似有很多我还没试过、还不会用,甚至都不知道。总之,只有我想不到的,没有他办不到的,只要敢想,就能实现,那么“想”是什么?就是一个个头脑风暴下的good idea,great idea,就是基于对各种类型的目标用户的深度感知和绝对理解,产品经理把自己就当成用户“他”来思考、来体验,那我需要什么,他就需要什么,然后再找很多有想法、有创造性的牛人把这些很牛的idea变成现实就好了。
不论是静态的传统产品,还是动态的互联网产品,想要抓住用户,就要抓住他的需求,不是表面的需求,而是最真实的、深层次的、我不说你却懂的、甚至是难以启齿的那种需求。就像“海底捞你学不会”,必须要做到超前,而不是简单的服务,我的服务永远比你预期的多一些甚至多很多,那么客户才会一直在同类产品中选择你而非别人,才能让你一直立于不败之地;就像人和人之间的爱,只有一直做到“我的不言你懂,你的苦难我心疼”,在懂得、理解、接纳、包容的基础上,两个人才能建立深度链接,才会让爱持久,才不会在经年累月中因为不懂、因为猜忌、因为投射性认同、因为一个想靠近一个想逃离而越走越远、爱了散了。
不管是做产品、还是经营人生,让别人选择我们,而且让这份选择和信任长久地维持下去,必须要有的能力就是感知,用开放包容的大脑全方位地感知自己、感知对方,然后去做一件事,那就是共情,也就是换位思考、同理心,你一定可以收获你想要的人生。
今天,我反复提到了开放包容的大脑,推荐给大家一本书瑞·达利欧的《原则》,里面有关于这个名词的详细的阐述。一会儿我会在群里分享给大家电子版,喜欢看书的小伙伴也可以买书回家看。这本书是一位对我影响深远的人推荐给我的,对我帮助很大,也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好了,我的分享就先到这吧,还有好多想说的话没来得及说,时间关系就不占用大家太多时间了,以后有机会我们再一同探讨,感谢大家的聆听,有不当之处,小伙伴们砖头尽管砸过来,再次感谢,我们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