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同行家长们的一封信
大家好,我是辰辰妈妈,写这封信只是希望能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跟孩子一起成长走过的路。三年前孩子刚上幼儿园,那时候不遵守规则,不站队,不听老师指挥,我们都以为是男孩子调皮。后来越来越厉害,幼儿园天天找,我也变得越来越焦虑,去儿童医院做各种训练,但似乎对孩子没有啥效果,为此还跟家里闹的关系不好,他们都认为我瞎折腾。
后来给儿子换了一所新的幼儿园,班里只有七八个孩子,本以为这样就好了,结果不到一天又不行。那时候的我真的很无助,那个幼儿园园长给我推荐一个幼儿园,说是要排队,那个时候我根本不懂,后来才知道那就是以琳。
我还想那个园长有病吧,我的孩子聪明伶俐,从小说大人话,怎么可能有问题。儿童医院去过很多次,几个大夫的诊断都是多动倾向,我们就又一次回到医院做训练,可是收效甚微。除了每天奔波的辛苦,心理上的压力更是让我喘不过气。也就是从那个时候,我开始真正的接触心理学,说到底是为了自救。
写给同行家长们的一封信在跟李老师学习心理学的路上,得知了李老师和匡主任都是海山幼儿园的特聘专家,我不顾路远又把孩子送到了海山,也就在那个时候我参加了李老师阳光日记的项目,有了后来的《辰辰妈妈阳光日记》。那里边记录了儿子在海山的时光和后来来到幸福之家的日子,那是去年这个时候开始的,最真实的记录了儿子当时的情况。时隔一年,再次翻阅的时候,心中的那份情感真的无法用语言表达,正如李老师所说,只要坚持下来的都有收获。
写给同行家长们的一封信一个月前刘园长和郭涛老师联系新阳光心理研究所,希望能给我们家长提供一些心理上的帮助,我作为家长中的一员,心里也是特别感动,因为幼儿园想到的不仅仅是我们的孩子,更想到了家长的困惑。
写给同行家长们的一封信当我联系刘丽囡老师的时候,她问明了来意一口答应,这也让我很感动。因为刘老师现在非常忙,除了陪读,她还是知名论坛的主编,平时还有个案的咨询。她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她说曾经学习心理学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帮助到和她一样的父母。要知道一个讲课收费上千元的人,愿意放弃收入,牺牲休息时间出来做公益,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
写给同行家长们的一封信今天刘老师问大家能否说出孩子优点的时候,很多家长是茫然的,我们眼里都是孩子的弱项,根本从未想过孩子的优点。我们口口声声说爱孩子,竟然说出孩子的五个优点都很难,这不值得我们反思吗?爱是无条件的接纳,我们做到了吗?
我们中很多家长为了孩子放弃了工作,有的时候付出了很多,而孩子却没有朝我们努力的方向做,这也许是大量不良情绪产生的源泉,而我们可怜的孩子,就这样成了那只被踢的猫,因为他们实在太弱了。
写给同行家长们的一封信踢猫效应是指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一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其实,这是一种心理疾病的传染。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于幼儿园或者机构,没有人比我们更了解我们的孩子,只有我们不断的成长,才会让孩子的未来充满希望。我们看到刘老师现在的成绩,又有谁知道背后的辛酸泪。孩子在小学得到的接纳是与这位妈妈的付出十分不开的,她经常在学校组织活动,帮助家长解决心理问题,大家自然对孩子的接纳度高了许多。曾经看过刘老师的学习笔记和资料,整整半米多高,她在陪伴儿子的过程中,从来没有放弃自我成长。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好妈妈这个词,她是真的再为孩子的未来做打算。
我很庆幸接触了心理学,并有那么多人与我一起前行,她们是我的同伴,也是我前进的动力。看看我们周围的孩子,那个进步最大的,一定是父母不断学习努力的结果。他们愿意配合老师,在生活中不断的泛化,为孩子适应社会作出努力。
刘园长说到4月2号的活动,说心里话曾经我也害怕这种活动,怕被人发现,跟很多家长的想法一样。可如果我们家长都不愿为孩子呼吁,又有什么理由要求别人接纳,我们自己都不愿接纳孩子,又有何资格去让社会接纳?行动起来吧,除了我们没有人能真正帮到我们的孩子!
写给同行家长们的一封信还记得这个小测试吗?我们都是理解能力很强的成年人,接受相同的指令,一样的白纸,我们撕出来的形状千差万别。我们的孩子呢?他们的理解能力远远不如我们,我们却要求他们做我们想要的样子。
如果大家睁开眼睛、全程跟随老师一起撕、随时参照老师或身边人的做法,估计最终大家撕出来的形状会比较接近。
包括一般人际沟通也是类似,我们总以为自己说的这么明白对方一定完全理解自己的意思了,想不到同时在接收同样信息的人们,反馈也是这样的大相径庭。
写给同行家长们的一封信尽管我知道一两次的公益讲座不一定能帮助到大家,但我希望今天的学习能让大家换一个视角看我们的孩子,我相信我们的心中充满阳光,孩子的未来就不会有黑暗!
写给同行家长们的一封信 写给同行家长们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