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经验分享
进入正题前,还是想跟大家分享个学生趣事。这个趣事来自柴老师。
某天柴老师跟一个外国同事聊天儿,同事说出了“毛片儿”这个词,柴老师real惊讶,于是追问从哪里习得。同事说:
我刚来中国时,中文还不好,去上汉语课,课上学了‘熊猫’和‘照片儿’两个词,回到家同屋问我:“Joshua,你今天学了什么?”我说:“毛片儿!”然后我就知道了这个词。😂😂😂😂
------------------------------------
好了,进入正题吧
------------------------------------
自从汉办推出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以来,口碑一直不太好。抱着去探一探这个考试到底有多不好的心态,上个月突然心血来潮,花了400大洋报了名。
本来想着一个小时做完试卷就跟柴老师去学校附近浪,跟她约好上交手机以后才知道考试结束前半个小时才能交卷。(求柴老师一早赶来在考场外等我一个小时的心理阴影。)既然不能提前交卷,于是我花了一个半小时分析了这套试卷。浪了一个下午,回家靠着baby burn的脑子竟然回忆了前两个部分100道题的80道题目!!跟大家分享一下椒主对这套试卷的看法吧。
总体评价:1、真的没有那么差;2、注重教学实际;3、考点覆盖全面,难度适中。
虽然没有看过真题,也没有看过考纲,但是之前听过某考试辅导平台对这个考试的评价和分析,前面的几次考试比较乱,题型和考试内容一直在变。但是作为一个新的考试,刚进行一些尝试和探索也是可以原谅的(虽然汉办确实太任性),不过今天的这套考题还是比较成熟,看得出是经过仔细思考而出的考题。
考卷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50道选择题,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第二部分是教学能力,第三部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所有题目都是基于真实材料出的,例如教材的课文、教案、学生的作业、学生间的对话、老师的反思日记、课堂实况的描写、跨文化交际的案例等等。
第一部分的基础知识和第二部分的教学能力包括了汉语本体知识,语音词汇语法的教学方法,教学法,课堂活动的设计,教案的编写,课堂管理,HSK考试常识,文化常识等等知识,而且这些知识不是集中分块考核,是分布在各个真实材料下提出。例如,一个真实案例是一个老师特别注重学生的发音,花大量的时间练习学生不好的发音z\c\s\zh\ch\sh,学生表现了对发音练习的不满,老师让那个一个学生说zh,但是该生一直说不好,老师就一直让他说,最后该生拒绝再说。下面的问题有
1、学生发不好的这个音的描述是什么?(语音本体知识)
2、可以用什么方法帮助学生发这个音?(语音教学方法)
3、如果学生拒绝练习发音,哪种解决方案是最好的?(课堂活动设计)
4、为了让学生了解发音的重要性,你会给学生讲那个故事?(课堂活动设计)
再比如,考题先给出一个学生的作文,作文全部内容不记得了,但是出考题的句子还记得。
1、“北京的冬天比韩国有点儿冷。”“有点儿”的错误类型是什么?(偏误分析)
2、“草都是绿绿的。”“绿绿的”是什么句法成分。(汉语语法知识)
3、“......是最美丽的。”语这个句子中的“是......的”用法一样的句子是哪一个?(语法知识和运用)
4、该学生要注意哪些标点符号的使用?(标点符号)
我个人很喜欢这样的考题,因为这样的考题从实际中来,题目也不偏,比较适合教师资格的考试。
第三部分是测试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椒主个人觉得这是一个心理测试题或者说是情商测试题。这个部分列举了很多跨文化交际中的真实案例,要求考生对不同的做法表达自己的观点,从非常不认同到非常认同。例如,一个案例是一个老师去日本教学,日本学校的老师请他吃饭为他接风,但是吃饭时大家都用公共餐具把菜弄到自己碗里才开始吃,让这位老师赶到非常尴尬,觉得跟日本同事不是更近了,而是更远了。下面的问题是:
1、日本同事这是看不起我,以后尽量不要参加这样的聚会。
2、多向日本同事请教他们的饮食习惯。
经过这次考试,我暂时抛弃了之前对这个考试的成见,当然这个考试还是有一些不足,但是如果汉办能按照现在的思路一直探索下去,应该能成为一个含金量较高的考试。
要报考这个考试的亲们,如果你是外汉专业出身,或者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准备这个考试时只要再复习一些专业术语即可。如果你完全是对外汉语小白,还是要踏踏实实地学习汉语本体知识,第二语言教学法,还要看一些教材,了解汉语语法的前后分布情况。还有,就算通过了这个考试,也不意味着你就可以走进课堂教学了,毕竟教学的过程中还有更多更多的学问。
还记得椒主前面说了baby burn的脑袋回忆出来的80道题吗?为了庆祝椒盐汉语的公共微信平台开通了原创保护功能,我打算把这些题目都分享给大家!只要大家关注“椒盐汉语”的公共微信,分享一下这条微信,宣传一下椒盐汉语,截屏发给我,我会在明天12点前给你下载的链接和密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