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大挑战重温经典2025年度个人简书文汇

读书探典||贤贤易色

2025-05-28  本文已影响0人  海滨公园

读书探典||贤贤易色

贤贤易色,褒义成语,意思是礼贤贤士要肃然起敬。第一个贤是动词,第二个贤是名词,易也是动词,色理解为态度、形色。出自《论语·学而》:“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指尊崇贤者,看轻女色。贤贤:赏识有德有才的人。易:改变、放弃,即放弃对姿色的喜好和追求。色:姿色,女色。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当以贤贤易色为准则,不因他人的外貌而轻易评判其内在价值,而是要深入了解其内在的品质和能力。

【原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第一》)

【注释】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四十四岁,生于公元前507年。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第二个贤即贤者。即尊重贤者的意思。易:有两种解释,一是改变;二是轻视。色:有两种解释,一是女色;二是外在色相。即尊重贤者而轻视女色。追求内在的心灵美,不在意外在的东西。事父母,能竭其力侍奉。

【译文】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尊重贤者而轻视美色,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务君主能够尽忠竭力,同朋友交往能够言而有信。这样的人,即使他自己说没有读过书,而我却认为他读过。

【字面含义】“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解,意为敬重、推崇;第二个“贤”字指代贤德之人。“易”:轻视、看淡之意。“色”:特指容貌姿色,尤指女性外貌。但也有观点认为,“色”在这里不仅指女色,还可以引申为态度、看法。

【整体含义】本义:在婚姻关系中,应重视配偶的德行而非外貌。《论语》原语境中涉及夫妇伦理规范,即选择配偶时应以品德为重,不应过分看重外貌。引申义:“贤贤易色”多用来指尊重贤德的人,不看重女色。它强调品德修养优先于外貌的价值观,体现了儒家思想中重德行、轻浮华的核心伦理观。

【成语用法与例句】“贤贤易色”在古汉语中具有独特的语法结构,通过动宾结构的叠用,强调了道德选择的重要性。例句: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当以“贤贤易色”为准则,不因他人的外貌而轻易评判其内在价值,而是要深入了解其内在的品质和能力。

【文化背景与儒家思想】“贤贤易色”是儒家思想中重德行、轻物质观念的具体体现。它倡导人们在选择配偶、结交朋友以及处理人际关系时,应更加注重对方的品德和修养,而非外在的容貌或物质财富。这一思想对个人修身和人际交往具有指导意义,有助于培养人们的高尚品德和正确的人生观。综上所述,“贤贤易色”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它提醒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注重品德修养,轻视外在的容貌和物质财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