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内部类

2020-04-10  本文已影响0人  还是那个没头脑

内部类的概念与分类

概念:一个类内部包含另一个类
分类:

  1. 成员内部类
  2. 局部内部类(包含匿名内部类)

成员内部类的定义

格式:

修饰符 class 类名称 {
    修饰符 class 类名称{
        //...
    }
    // ...
}

注意:内用外,随意访问;外用内,需要内部类对象。

成员内部类的使用

  1. 间接方式:在外部类的方法当中,使用内部类,然后main只是调用外部类的方法。
  2. 直接方式:公式:外部类名称.内部类名称 = new 外部类名称().new 内部类名称();

内部类的同名变量访问

格式:外部类名称.this.外部类成员变量名

局部内部类的定义

如果一个类是定义在一个方法内部的,那么这就是一个局部内部类。
"局部":只有当前所属的方法才能使用它,出了这个方法外面就不能用了。

定义格式:

修饰符 class 外部类名称 {
    修饰符 返回值类型 外部类方法名称(参数列表){
        class 局部内部类名称 {
            // ...
        }
    }
}

局部内部类的final问题

局部内部类,如果希望访问所在方法的局部变量,那么这个局部变量必须是【有效final的】。
备注:从java 8+开始,只要局部变量事实不变,那么final关键字可以省略。

原因:

  1. new出来的对象在堆内存中。
  2. 局部变量是跟着方法走的,在栈内存当中。
  3. 方法运行结束之后,立即出栈,局部变量就会立刻消失。
  4. 但是new出来的对象会在堆当中持续存在,直到垃圾回收消失。

匿名内部类

如果接口的实现类(或者是父类的子类)只需要使用唯一的一次,那么这种情况下就可以省略该类的定义,而改为使用【匿名内部类】。

匿名内部类的定义格式:

接口名称 对象名 = new 接口名称(){
    //覆盖重写所有抽象方法
}

对格式"new 接口名称() {...}"进行解析:

  1. new代表创建对象的动作
  2. 接口名称就是匿名内部类需要实现哪个接口
  3. {...}这才是匿名内部类的内容

另外还需要注意几点问题:

  1. 匿名内部类,在创建对象的时候,只能使用唯一一次。
    如果希望多次创建对象,而且类的内容一样的话,那么就必须使用单独定义的实现类。
  2. 匿名对象,在【调用方法】的时候,只能调用唯一一次。
    如果希望同一对象,调用多次方法,那么必须给对象起个名字。
  3. 匿名内部类是省略了【实现类/子类名称】,但是匿名对象省略了【对象名称】
    强调:匿名内部类和匿名对象不是一回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