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这一点,你也可以从知道到做到
成年人的焦虑,多数都是“懂了这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里隐藏着一个残忍的事实,那就是:
从知道到做到,对多数人来说,可能存在无数条鸿沟。能够越过的,在人群中的概率终究不高。
既然存在鸿沟,难道就没有桥么?你别说,还有人专门研究过。书的名字就叫《知道做到》,作者是肯·布兰佳、保罗·梅耶、迪克·卢赫。作者都是各自领域的牛人,如果感兴趣,不妨自行百度。
到底什么阻碍了“做到”?
经过大量观察,该书总结出阻碍多数人从知道到做到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信息过载。就是你的好奇心太过旺盛,不停地接触新的信息。
但任何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不断地加载信息的结果,最终的结果只能是:知道的很多,尝试的很少,深入探索的就更少,甚至没有。
第二全因素是,消极过虑。就是由于你的过去的成见,让你对新知识产生抗拒。比如,你一段时间的经历,让你觉得碎片式学习没用,于是就开始完全拒绝这种模式。
但关键的问题是,你如何理解碎片式学习,是利用碎片时间学习,还是学习碎片知识。不同的理解,可以产生不同的策略。比如,专门性的知识,也能利用碎片时间学好;如要了解新知或增强链接,那用碎片时间学习碎片知识也未尝不可。
第三个因素是,缺少跟进。就是你知道一个新知,并且还实践起来,但如果没有后续的跟进,尤其是持续的跟进,那最终也很难“做到”。
因此,不管成人还是小孩,学习、掌握并自觉使用一个新知识、新方法,都需要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甚至是一些反复。比如学外语,即便你一段时间里学到精通,但如果几年不用,也照样越来越生疏。
问题清楚了,答案也就容易明了。
针对第一个问题,就要学习选择,尤其是一段时间里,要适当集中、甚至是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精要主义。
针对第二个问题,就是保持开放心态,时刻注意提醒自己,不要急于拒绝或批判,先了认真解再严肃批判,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绿灯思维。
针对第三个问题,就盯住问题,持续跟进。
如果觉得3条还太多,那记住一点也行,那就是:重复,重复,再重复。只是要理解,既要重复学习,也要重复实践,还要重复总结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