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得乐天书》:收到朋友从千里之外寄来的书信是什么感受?

2021-06-30  本文已影响0人  墙头草说

元稹和白居易交情甚笃,可谓“大唐诗人第一CP”。公元815年,他们同年被贬,元稹被贬为通州(今四川达州》司马,白居易被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通州和江州相隔千里,但两人经常有书信往来。元稹在一次收到白居易的书信之后,写下了《得乐天书》一诗,原文如下: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

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远信入门先有泪”,刚刚收到从远方寄来的书信,还未展读,就已泪流满面。诗人在一开篇就照应题目,以“远信”写自己与朋友白乐天相聚之远,暗示寄信之不易。虽然如此,诗人还是能收到朋友的书信,可见两人的友谊深厚。诗人以“先有泪”写自己收到书信之后“喜极而泣”的状态,暗示了他在未收到朋友书信时的殷切期盼之情,以及收到书信后的喜悦之情。

“妻惊女哭问何如”,妻子吃惊,女儿垂泪,急切地询问:为何而流泪?在诗人被贬为通州司马之后,家眷随行到通州。对妻子、女儿来说,诗人是她们的主心骨。而现在,诗人竟在流泪,不免使她们担心起来,是不是又有什么坏消息了?于是,她们急切地向诗人询问。在这一句中,诗人通过写妻子、女儿的反应,从侧面暗示出他们一家在通州的“惴惴不安”的处境。

“寻常不省曾如此”,平时也没见过他曾经这样哭过。这一句,还是从妻子、女儿的角度落笔。她们看到诗人流泪,于是向诗人询问原因,可是诗人没有回答。于是她们便在一旁猜测,“寻常不省曾如此”,是不是有什么不寻常的事情发生了?她们不免为此而担忧起来。在这一句中,妻子、女儿还不明就里,她们一边为诗人担心,一边猜测原因。

“应是江州司马书”,应该是江州司马白乐天寄来了书信。虽然诗人没有回应妻子和女儿的询问,但她们终于猜到了原因。她们为何能猜到原因呢?一是凭借诗人的表情,她们或许能从诗人的表情上判断出诗人哭泣的原因并不全是因为伤心;二是凭借对诗人的了解,她们知道诗人和白乐天的交情,仅凭一封信就能让诗人有这般表现的人,只有一个白乐天。

被贬官之后的诗人和白居易,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同处于人生的低谷期,两人虽然相隔千里,却以书信寄托友谊,温暖彼此的心。正是对这份真挚友谊的信任,诗人不必读书信的内容,内心就已得到友谊的抚慰,于是借妻子之口把自己的收到书信时的情感委婉地表达出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