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起来的社区拼团各环节详细解说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两三年前的“千团大战”,在今年上半年又开始了!与之前有所不同的是,这次的团购战场转移到了社区上。
接连不断的团购创业融资消息
仅2018年8月起,社区团购创业项目的融资消息接二连三地传来:
“你我您”获GGV领投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
“食享会”获险峰旗云基金领投、心元资本跟投的1亿人民币A轮融资;
“呆萝卜”获千万级美元天使轮融资;
“邻邻壹”获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数千万元种子轮融资;
“谊品生鲜”获今日资本2.4亿人民币A轮融资;
“松鼠拼拼”获IDG领投亿元人民币融资;
“考拉精选”获银河系创投2000万元天使轮融资;
.......
不少融到资的玩家,都是来自名投资机构,如红杉资本、GGV、IDG资本等。那么这个换了“马甲”——社区拼团的创业项目,是否会成为下一个风口呢?先来看看此拼团与拼多多的拼团有什么不一样吧~
拼多多VS社区拼团
拼多多与社区拼团社群拼团的差异主要有三点:
前者是通过小程序下订单而后者以APP为主;
前者是基于城市社区进行的拼团,而后者是离散的客户;
前者配送上采取配送至“团长”处然后消费者自取的方式,而后者采取传统的配送到家的快递模式。
拼多多大家已经很熟悉了,那微来还是主要说说让各位资本大佬闻风而来的社区拼团究竟是怎么玩的:
1、拼团模式
据亿邦动力了解,目前社区拼团模式,简单来说,可按有无门店分为两种:
一种是纯线上以微信社群小程序为主的轻模式;
一种是有线下社区门店,把线上微信社区作为销售拓展手段的重模式。
说起来,社区拼团更像是升级版微商:
团长会定时推送限时的拼团信息,每天6次左右,在拼团成功之后,平台安排发货,产品会先送到团长手里,团长负责在社区内完成交付和售后,通常由业主到团长处自提。按销售额,团长抽取一定比例(基本都在10%左右)的佣金。
新兴起来的社区拼团各环节详细解说2、品类
社区拼团这个模式,技术不是问题,线下物流仓储不是问题,最后比拼的是企业各自在品类上的优势。
比如A公司做的是以水果为主的拼团,B公司做的是以蔬菜为主的拼团,C公司做的是以海鲜为主的拼团,D公司做的是以肉为主的拼团,那最后比拼的是谁能够把各自品类的东西采购得更便宜,质量还更好。
所以,社区拼团最后就会发展为重度垂直的品类竞争,而品类竞争实际上还是供应链竞争。
下面给大家说两个案例感受一下吧~
宝妈配无人货柜卖生鲜,面临2大痛点
1、社区众筹
董淑娇像大多数的妈妈一样,对食材的安全格外关注。因有多年生鲜电商和末端物流运营经验,2016年底,她在小区发起众筹,17位妈妈每人出资5000元,组成了生鲜社区采购小组。
参与众筹的17个宝妈可以成为会员,可享受8.5~9折的优惠。有3个宝妈参与项目的运营,分别负责采购、社群运营和财务。产品每周采购一次,以水果零食为主。很快,一周的采购量就已破万。
这是她今年7月成立的“小美鲜生”的雏形,经过2个多月的发展,“小美鲜生”整体精选美食SKU达200个,目前已在南京建立300多个社群,铺设300多个社区,月销售额300万元,客单价30元左右,月订单量10万单左右,用户数15万。
2、社群小区筛选标准
主要有两个标准:常住居民500户以上;2009年以后开始入住。
这样筛选的原因在于,小区居民能接受新鲜事物,对微信使用频率高,比较容易通过小程序推广。
3、成立“盒伙人”学院
“盒伙人”需管理5~10个群,月均销售额1万元,按30单最低团购单量发动小区用户下单。如果考核不达标,团队会收取一定物流费用,以保证合伙人主动获客,积极做运营推广活动。
新兴起来的社区拼团各环节详细解说4、小程序开发
小美鲜生”的运营形式基于小程序,团队会在系统后台先将生鲜品类上架,再按地理位置、销售偏好自动分配到每个社区。“盒伙人”可直接转发链接,用户下单后,团队便会按此计算业绩。
在小程序开发过程当中,具体区分到每一个小区,然后绑定‘盒伙人’,‘盒伙人’每天的收益都能够从它的合伙人帐户提现。
为了方便“盒伙人”在社群发布消息,团队还专门添加了“一键复制”拼团信息设置功能,方便“盒伙人”将产品链接、团购人数和品类保存到粘贴板上,直接在社群推广传播,以让群内用户很好地感受到团购氛围,清晰地看到有哪些用户已购买、今日上新,以及正在打折的生鲜品类。
5、“小美鲜生”社群建设的三阶段
(1)第一阶段,是利用快递物流资源进行推广。
因为团队一些成员出身于快递行业,通过行业内资源,同云柜、富友等智能快递柜建立合作,快速创建了小区“业主吃货群”,每个小区社区规模能快速达到100人左右。
(2)第二个阶段,是通过线下爆品传播吸粉和线下地推品牌宣传,以日均10个社区群的速度建新群。
对于已建立群,团队通过送优惠券等推广活动,实现迅速线上裂变,将社群规模扩张至300人,其获客成本在5元左右。社群达到300人后,平台与社区便利店建立合作,以此作为线下提货点。
(3)第三个阶段,当社群月销售额超3万元时,向小区铺设无人货柜。
人口众多使得社群后续发展,落地无人货柜能保证有较大客流量,可以缩短时间回本,同时可以线上线下倒流,增加社群人数。
新兴起来的社区拼团各环节详细解说引进无人零售货柜主要有以下两个痛点:
社群规模壮大后,交付环节成为很重要的一个问题,目前社群的交付体验或多多少都存在问题;
用户在群里买东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基于对“人”的信任,要形成品牌和提升服务就需要在每个社区进行深耕。
但无人货柜也存在一定劣势,例如:
这个过程中要确保技术完善,否则非常容易造成消费者的使用体验不佳;
硬件成本较高,要保证每日按高频类上新;
要培养小区用户使用无人货柜的习惯,以免硬件回本周期过长。
94年CEO自媒转社交,
开团2天单量下滑
94年的马昕彤曾一手创办自媒体平台“海口十点半”,两年聚集了100万粉丝。在内容平台成熟运营的基础下,他尝试通过电商变现,并运营起拉乌电商品牌,年销售额达4000余万。
他发现以自媒体形式难以切入社区,于是将之交给合伙人,自己则加入了格家网络,操盘全国的小区长业务,他们将这个业务取名为“小区乐”。小区乐从长沙起步,至今1个月,最高日订单量3万。
1、市场调研
经由这些团的数据论证和供应链的真实性,他认为小区长作为整个交易的枢纽,以及终端用户的收取和信息发散中间点,这个模式是可行的;
通过对这些公司的系统进行实际测算之后,他总结公司开发自有系统会更快、最方便;
部分公司跨城市复制能力弱的原因,主要在于软件外包使其在数据上不占优势,以及缺乏外地供应链资源。
由此,马昕彤看到了本身的前端优势,他计划以前端优势去调动供应链,并采用商家入驻的模式,最大程度上降低平台风险,提高产品的把控和质量。
今年7月,小区乐的第一个分公司在长沙落地。基于格家原有的200多万前端用户基础,他们从这个群体中挖掘出第一批200个小区长,通过这群用户直接开团。
8月15日是开团的第一天,晚上7点收单,马昕彤一看数字颇感自豪,“将近五千单”。当晚他与同伴、供应商,在长沙街边的小摊,光着膀子喝酒庆祝。那时他没有想到,“爽了2天就掉下来了”。
2、单量下滑,意识到社区团购的本质
社区团购是一个本地化的生意,本地化的团队是最重要的。
他总结,城市之间饮食习惯、食品原材料、商品运营思路都有所差异,只有在本地有过多年经营经验的团队才精通本地需求。于是,他迅速对接了格家网络在长沙的供应链体系,单量得以回升。
3、品类选择
本地供应商的挖掘是一个重点,而这便涉及了品类选择。小区乐以水果、生鲜、熟食、美食等复购率高的产品引流,同时引进如家电等利润率高的品类,以此平衡收益。小区乐的生鲜水果、熟食均来源于格家的供应链或者批发商(本地生活)。
4、小区长招募
为了降低淘出率,他们对小区长进行专业化培训。小区乐专门建立了小区和大区,每座城市会专门有小区长培训的岗位,总部也会有专门针对这些培训师的培训岗位,将此前格家网络社交电商的经验逐一复制。
5、经验总结
这是个本地化的生意,要做的话一定是本地化团队要去做;
要控制毛利率,这个行业非常抠细节;
如果不把控产品质量,这个团就会很容易挂掉。
总 结
总体来说,社区拼团是一个低门槛且容易规模化复制的模式,借团长分佣模式能低成本快速复制。
正如淘宝、京东、唯品会、网易严选等电商平台可以快速跟进拼多多切入分销、拼团玩法,供应链成熟的零售平台也可以通过内部孵化或收购迅速切入社区拼团,例如每日优鲜、美菜网和本来生活通过内部创业孵化出每日一淘、美家优享和食享会。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平台与消费者之间隔着一层团长,微信群的归属可能引发纠纷,如果团长“跳槽”,则立马会流失用户,如果平台统一派人建群管理,也可能拉低扩张效率。
甚至后续发展,可能如线上的社交电商一样,从平台逐渐做自营提高利润,再走向会员制电商。社区内的人群固定,即流量稳定,玩法的作用会逐渐减弱,供应链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因为而每一例消费者差评,都会影响整个群的氛围。
烧钱不是长久之计,社区拼团本质上是一种线下分销的常态运营机制,最终社区拼团玩家们拼的是供应链效率和交付体验,热度高低不代表生命力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