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车的时候,请闭嘴。
●● ●
王菲
乘客
高架桥过去了|路口还有好多个| 这旅途不曲折|一转眼就到了|坐你开的车|听你听的歌|我们好快乐|第一盏路灯开了|你在想什么
1.
>>>被诅咒的副驾<<<
前段时间微博上有两则新闻,其中一则是一女子在重庆到江津的高速路旁大哭不止,身边停着一辆私家车,交警上前询问原委,因为老公受不了她在副驾驶座上一路碎碎念,忍无可忍靠边停车后把她踹了下来。交警向女子的老公了解情况,他愤慨道:“从上车就唠叨到现在,谁受得了?”
另一则是说老婆开车,老公在副驾驶一直不停数落她开车技术有问题,弄得老婆太紧张,慌乱之下把车撞得稀烂,老公大怒,扔下手足无措的她,下车后扯着嗓子喊“好了吧,我说什么来着,就你这种技术,撞车是迟早的事。”
我深深认同其中某位网友的评论:“副驾是个被诅咒的位子,坐上去的人都会重度焦虑。”
不少副驾特别喜欢对开车的人颐指气使:“方向盘不要偏”“压线了压线了”“别老盯着前面啊,你能不能看看后视镜?”“干什么干什么,左边来车了你还想怎么拐?”“打喇叭让他先过”“快啊,加个油超了他”“到底在干嘛?你看你一慢人家就塞进来了”……
诸如此类的车厢说教在两性关系里尤为明显,我们在生活中也或多或少的有过亲身体验,鬼知道握着方向盘的那个人听到这些话,有多少次想一脚油门踩下去和瞎BB的副驾同归于尽。
这件事的奇妙之处在于,不管你生活中是个多随和的人,坐到副驾驶位上也会对开车的那位各种“看不惯”,管不住自己的嘴说出许多尖酸说教的话来;
不管你脾气多好心多宽,听到隔壁的碎碎念,都会立马从胸腔里烧起一把大火,烧得你几欲把方向盘活生生拧下来。
○
因为开车对于驾驶员来说是一个“绝对掌控”的技术活儿,而且事关生死。车辆是进是退、拐弯还是超车完全取决于驾驶员的手脚脑,没有假手他人的可能性,也没有机会让第二个人共同参与,他是整个运动轨迹的控制中心,当然不允许别人用言语来奚落他的开车技术,挑战他的“绝对掌控”。
作为一个在驾校里经过正规学习并且能够持证上路的人,即便驾驶技术再差、反应再慢,他现在正绝对掌控着这个会跑的工业产品,你不该仗着你多年的驾车经验对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他指指点点。
没有哪个老司机一夜之间就能把车开溜到飞起,你的老道还不是多年的媳妇熬成婆慢慢攒出来的,怎么就不能对驾驶员宽容些呢?
当然,你说开车性命攸关,不纠正他的开车习惯免不了日后会祸害别人,最后保不齐还会搭上他自己一条小命。何况你只是在教他怎么把车开得更聪明,不觉得自己是在瞎BB。
○
但是你没有意识到你对他驾驶技术的提点充满了浓浓的操纵意味,人在绝对掌控的情况下,内心对于非掌控一方趾高气扬的说教是极其抵触的,尤其像开车这种需要专注来控制协调的运动,你的瞎BB都有可能会造成他的情绪起伏,影响正常注意力和判断,产生技术失误,带来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
2.
>>>做个称职的乘客<<<
车“开得好”并没有一个具体的评判标准,开得快算好么?能游刃有余的加塞算好么?短距离跟车算好么?我看不尽然。
所有的“开得好”都应该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先让驾驶员把车开稳开规矩了,再去纠结那些累计经验都能解决的技术问题。
所以,你要学会适可而止,在关键的安全问题上稍作提醒,帮助他进行绝对判断,不要喋喋不休让驾驶员感受到那种来自老司机的蔑视。
要不然,你这种不依不饶的副驾驶瞎BB跟玩命也没什么区别。
○
这种喜欢把自己的经验挂在嘴边且强加于人的技术控,放到生活里也是一样的。
小北跟我说他姑姑每天苦口婆心的教育十七岁的表弟,要好好读书,不要交那些不三不四的朋友,不能谈恋爱,不能玩游戏,不要打暑期工等等等等,你现在还小,很多事情不懂,不听话要吃大亏。
表弟三天两头和姑姑吵架,有一次吵得火大了,直接搬出来和小北挤在一起,说“太心烦了,懒得听我妈唠叨”。
小北说,表弟其实很乖很自觉,和他一块儿住也挺勤快常常帮他做家务,没像姑姑说的那样贪玩不懂事。我和小北开玩笑,你姑姑是典型的副驾驶人格。
想来十七岁的孩子已经有了基本的价值观,正是要准备好要独立开启人生掌握方向盘的时候,你在副驾上的碎碎念并不能帮助他过好属于他的人生,只会让他对你的经验之谈心生厌烦。
你越急于说教,孩子就越叛逆,因为他已经过了无知懵懂的年纪,就像他已经在驾校学会了驾驶技能,不是对开车一无所知的小白,他对自己人生的运动轨迹有绝对掌控的权利。
你看不惯他莽撞、青涩、不妥帖,轻视他笨拙的为人处事,反复提醒他在人生里超车打灯,他能对你有好脸么?
别忘了,我们之所以坐在驾驶位上,是为了享受人车合一的快感,用绝对的技术自信绝对掌控行进方向,隔壁的朋友、爱人,为安全计,为和谐计,也请照顾一下旁边这位的情绪。
○
好好做个称职的乘客,嘘!
图片源自网络
你好凡人,我是凡人。
每一个普通的灵魂,都有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