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中的三首诗,讲着一个国家的第一家庭的故事。
2020-08-24 本文已影响0人
春天里的种子
出于对古诗文经典的热爱,今年开始,每天只要有时间,就读《诗经》。随着阅读量的增多,发现有些诗,如果串起来看,她就是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个国家的一个故事、一段历史。
其中的三首诗,就讲着这样的一个关于个人、家庭、国家的一个复杂的故事,一段充满哀怨情仇的爱情、亲情的历史故事。
一首诗是《新台》,是这个家庭故事的开始、起因,也为后面的故事买下了伏笔。
新台有泚,河水弥弥。燕婉之求,蘧篨不鲜。
新台有洒,河水浼浼。燕婉之求,蘧篨不殄。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讲的是故事的两个主人公:卫宣公和宣姜的故事。
卫宣公看上了儿子伋的未婚妻,不惜筑台(新台)夺媳(儿媳妇宣姜)。
宣姜怀着一颗少女心,满眼是对美好婚姻生活的向往,可哪知,迎接她的却是相貌枯槁老丑的糟老头,让她失望透顶,心生怨恨。
由于心生对卫宣公利用权势,不顾天伦,剥夺她一生幸福的怨恨;由于对公子伋的懦弱无能,恨其不争,因爱生恨的报复,就有了《二子乘舟》的故事。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二子乘舟,泛泛其势,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此诗本身颂扬的是公子伋与公子寿兄弟情深。
但背后的故事却是宣姜因爱生恨,欲借刀杀伋,弟弟公子寿极力救伋,家、国、爱情、亲情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故事。
另一首《墙有茨》,完全可以理解成宣姜为了报复卫宣公、公子伋父子俩,秽乱宫庭,让父子俩蒙羞,让卫国蒙羞亡国的“爱之深,恨之切”的虐恋故事。
阅读《诗经》,不但被她的美所吸引,被她其中的故事所吸引,也被她其中没有言明的“真意”所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