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爱与生的烦恼,以及离别的伤感

2024-01-26  本文已影响0人  理想主义文文

1988年,我在中国科技大学进修研究生期间,一位中、美、俄混血的英文老师说起,“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到了五十岁就突然想到了死,想到死了啥都没有了。”于是,他对儿子说,“儿呀,你要对你爹好就趁现在,千万不要等到我……以后。”

前不久,一位朋友为没有及时赶回家见父亲最后一面而感伤。而一周后,她又要飞越重洋去参加儿子的婚礼。离别与迎新的人生剧情,每时每刻都在世界每一个角落上演……

当你迈入五十岁后,告别就成为了人生时常遇见的剧情。你会时常获悉曾经的同事、长辈、朋友、亲人,以及熟知的社会人士离去的信息,让你伤感,使你追忆。不同的是,你已知“天命”了,已经非常明白这就是缘,缘聚缘散,就是人生。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我们能够怀念,能够憧憬,但无法逆流而上,只能携带着生命中经历的所有美好感受,随时光之河继续飘向远方。

2020年,我爸走完了自己的百岁人生。辞世时,我在西班牙,没有在他身边,但并没有觉得遗憾。而且,如果有一天我要告别,也不准备对亲人、朋友嘱咐些什么。不管在与不在,曾经共同经历的快乐与忧愁已经刻在那里,情都在那里,爱都在那里。如果你记不起来了,没关系;所有发生过的事情无法改变,但总会随着时光飞逝而渐渐淡去,那就忘了吧。遗忘本就是人类优秀禀赋之一,使人类能够继续轻装前行,不至于被厚重的历史弄得步履艰难。

关于面对死亡的态度,让我不禁想起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生典礼上的划时代演讲:

记住自己很快就要死了,这是我面对人生重大选择时最重要的工具。因为,几乎一切——所有外界的期望,所有骄傲,所有对于困窘和失败的恐惧——这些东西都在死亡面前烟消云散,只留下真正重要的东西。记住自己终会死去,是我所知最好的方式,避免陷入认为自己会失去什么的陷阱。你已是一无所有,没理由不追随内心。

我们每个人都终将两手空空地离去,所以,你在追逐心中梦想、体验更丰富人生剧情的旅途中,不用太在乎别人的目光,也不用太在乎自己角色约束下的脸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