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 作文成功聚焦点演练写作指南

“亲情文如何写出个性"要点展示

2018-02-28  本文已影响35人  王浴海

“亲情文,如何写出个性”要点展示                      王浴海

      亲情文题,常遇,常写,永远写不尽,妙文佳作,汗牛充栋。可是,亲情作文的顽症依然是大同小异的雷同病,似乎天下的父母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子只在一点:没有从自我的切身体验出发。记住:亲情制高点:心灵颤动时!把握这一点,就把握了亲情文的成功点。具体要点逐一展示如下。

        文 题

      以亲情为话题作文,或叙或议不限;如以叙为主,人称不限。

      [针刺资料一:最好有典型事件——可大]

        读懂美丽的心

        湖北沙市一中 李子阳

      小张婉晴为我们演绎了一部现代版的花木兰。在她身上我真正读懂了“爱与勇敢”的含义。

      在北京空军总医院,隔着无菌病房的玻璃窗,通过对讲机,张宏告诉记者,是12岁的女儿张婉晴为他捐献骨髓,让他获得了新的生命。张婉晴成为我国年龄最小的骨髓捐献者。

      2003年4月,39岁的空军上校飞行员张宏被确诊患有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医生几乎找遍全国,也没有发现与张宏合适的配型。最后,万般无奈,主治医师将渺茫的希望放在他的女儿---年仅12岁的张婉晴身上。配型结果是,女儿的供体与父亲半匹配。当母亲告诉她或许只有她能够救父亲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我从她凝重却又天真的脸上看到了亲情的力量,从她稚气的眉宇间读懂了父女的情深,从她流利的回答中体会到了幼小心灵的纯洁、美丽!

      12岁,年仅12岁,我被她震撼了。

      由于骨髓移植量要与人体体重成正比,小婉晴体重达不到标准,为了父亲,她在3个月内疯狂增肥。她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为救父亲牺牲自己在所不惜。如此单纯、义无反顾的想法令人折服。只要有光,就有希望;只要有路,就有终点站。

      到了关键时候,张婉晴憋足了一口气,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随之,200多个针眼在她看来已经成为胜利的符号。

      人世间什么奇迹都能发生,只要有爱;世界上没有什么使命不能完成,只要勇敢。

      [针刺资料二:最好有典型事件——也可小]

        半张十元票子(原题《天下父亲》,梗概)

        博昌尧

      达娃在城里上大学。达娃大名叫李达,家在遥远的大别山深处。

      父亲从遥远的大别山深处到学校,给达娃送拖欠很久的学费,到达时已很晚了。昏暗的灯光下,一个灰头土脸、身材矮小的山里人,肩上背着蛇皮口袋。李达心里一紧,泪蛋蛋就从眼皮底下往外拱。

        李达给父亲泡了一碗方便面。他不是不想领父亲去吃夜宵,像那些城里同学一样。他怕遭父亲骂。父亲的口头禅是:你别一进城就变修了。可睡觉得给父亲安排好,因为父亲这一路,少说有3天没歇脚。李达每次回家都那样。

      学校的招待所是地下室,很便宜。李达说:“爹,我送你去招待所睡觉。”父亲眉毛一竖,说:“你真变修了,发财了?这不是摆谱吗?我先睡,你念书;夜里我起,你睡。”李达不敢吱声。

      第二天正好是星期天,李达想留父亲在城里玩两天,说:“爹,我想领你去看看过去皇帝住的地方。”这回,父亲笑得满脸皱褶开花,说:“达娃,知道你孝顺爹,你爹我还真想去看看皇帝老儿快活的地儿……可现在还不是时候,等你出头了,在城里扎了根、落了窝,我和你娘来享享福也不晚。你要过意不去,就上食堂给我买一碗红烧肉来,我晚上喝儿两,可劲儿睡一宿,明天你送我上火车。”

      吃饭时,父亲不动那香喷喷的红烧肉。李达说:“爹,你不是爱吃吗?怎么不吃?”父亲突然抹起泪来,哽咽道:“达娃,我听你同学说,你很苦,一边念书,还一边干活挣钱。你小时候就馋肉,今天可劲儿吃,爹要看你吃下……”李达和父亲谁都吃不下。

      第二天送父亲上火车时,人特别多。父亲刚挤上去,列车就启动了。李达没有像城里人那样向父亲挥挥手,而是在站台上和列车一同走着,两眼一眨不眨地盯着父亲。突然,父亲趴在车窗上向李达招手。李达以为父亲有话说,就迎上去。父亲手上攥着一张10元的票子,说:“ 达娃,我算错了,路上只要47元就够了,多出10元钱,你拿着。”李达浑身一颤,说:“爹,你带着,路上买点吃的。”父亲却吼道:“我算过了,多出10元钱,你快拿着!”李达见父亲要扔下来,忙说:“风大,别扔下来,你留着用!”父亲脸紫了,狠狠地挥着手。李达紧跑几步,将父亲的手往回推。可父亲的手像山里的柞树一样坚硬,使劲往李达手心塞那张票子。这时,一位车站警察一把将李达揪住,说:“危险!”

        火车走远,李达低头发现手里攥着半张10元票子。

      几天后,李达准备将那半张票子寄回家里,因为另外那半张也许在父亲手里。可信刚要寄出去,李达就收到父亲的来信和半截票子,展开一看,上面就一行字:“达娃,用饭糊糊粘一下能用……”

      (原载2003年12期《东南西北》,王新运缩写)

        半瓶香油

          容容

        故事发生在1993年,那时离春节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从香港海关到内地的人特别多,因此,工作人员也格外忙碌。

      一位老人吸引了他们的目光。他衣着朴素,随身只带一个简易旅行包。然而,令人不解的是,他左手提着一个瓶子,瓶子里有半瓶黄澄澄的液体。一位工作人员问:“ 老先生,瓶子里装的是什么?”老人淡淡地说:“香油。”

      所有在场的人都感到不可思议。“您这是为什么呵?”

      老人的脸上浮出了凄楚的神色,缓缓地说:“这是我母亲要我买的。44年前的一个中午,母亲正在做饭。饭马上就好了,却发现没有香油了。母亲拿出零钱,让我到不远处的一家油铺去打半斤香油。临走时,母亲还说:‘孩子,跑快点,娘马上就把饭做好了,别耽误吃饭。’”

      这时,泪从他的眼角流出来:“我刚走出家门,就碰到一群穿军装的人,他们用枪逼着我,让我帮他们拉大炮。

      后来,为了生活,我就跟随部队到了台湾……这几十年,我得不到家中一点消息。直到3年前,我才和家乡的亲人联系上。他们说,母亲在我走了之后就疯了,见人就说等我打酱油回家……”

      不少人眼中泛起了泪花。

    (王新运选自《南昌晚报》)

      [针刺资料三:要有典型事件——还可改写]

      这是我依据一篇忆旧文章的一个片断改写:

          一块冰砖

              ∵王浴海

腊月,面对一街红红绿绿的冰点,

总是想起几十年前那个暑天。

老花猪舒舒坦坦躺进桥畔的泥潭,

大黄狗躲在碾盘底下伸长舌头直喘。

不招谁不惹谁的我,竟招惹上了流感,

一拨野火烧红了我的鼻子我的脸。

站起来似天旋,迈一步如地转,

水米不打牙地长卧了三日三晚。

妈妈心疼地摸着我的额头我的脸,

“儿子,想吃点啥,告诉俺!”

我想起了红绿纸包裹的奶油冰砖,

曾经怎样勾引我的馋虫牵扯我的心坎。

那日,一位同学豪爽地让我舔一舔,

“呀,我的天!”我的整个心灵都在一齐叫喊。

“妈,我想吃冰砖!”

泪光,顿时在妈妈的眼里一闪一闪。

妈妈转身登高从板棚摸出一个瓷碗,

打开纸包纸裹,雄壮地递给我五分钱!

我知道那是全家从牙缝中抠出的银子,

我知道,那是全家柴米油盐的救急款!

不争气的馋虫无情地驱走了我的犹豫我的辗转,

天不管地不管,我直奔八里开外的戚谷疃!

神奇的冰砖终于走出我的梦幻,

摸得着够得到地进入我的两眼!

我舍不得尝一尝我舍不得舔一舔,

只是高举着,百米冲刺般急急往回返!

树上的知了惊讶地把劲叫调低放缓,

路边的花枝愣怔得臂不摇头不转。

淋淋漓漓的汁水落上了我的鼻子我的脸,

我不管,也来不及管,只是高举着冰砖往回赶!

终于,我把冰砖递到妈妈面前,

“妈,冰砖!给你吃的,我只想舔一舔……”

偌大的冰砖只剩下尾部一点点,

滴嗒,滴嗒,还在流失最后一点甘甜!

妈妈一把抱住我,泣唤傻儿子,紧贴我的脸,

泪水,毛玻璃一般遮住了近树远山……

[针刺资料四:要有来体验深处的领悟]

          爱为和谐曲

        江苏东台中学 杨燕

        爸妈一向是别人眼中的模范夫妻,一直和睦相处,偶尔红一回脸,半分钟就好了,恩爱得有时我像是多余的。和谐就像一支优美的乐曲融入家中的每一丝空气中。

      在我看来,两人的相貌绝对不和谐。爸虽已年过40,却依然可见当年风采,百分之百的帅哥!妈长的还行,就是脸红红的像个女关公,着实有点吓人。妈是怎么把爸“骗”到手的呢?

    有一次经不住逼问,妈终于招了:“他是个色盲,分不清颜色。上帝把万物安排得真是太和谐了,给我一张红脸,就赐给他一个色盲!”

    爸是色盲我怎么不知道?不久,爸的秘密被我发现了。

    “糖,快拿糖!”妈出差两天,我和爸在厨房里像在进行星际大战。我随手递给爸一个罐子。“哎呀,这是盐。告诉你多少次了,红罐子是糖,蓝罐子是盐,笨!“

    “咦,不对呀,爸不是色盲吗?巧合,不会吧?”我不由得多了一个心眼儿。

    拿走红罐子,再将红罐子递给他,他不耐烦了:“你色盲呵,红的蓝的分不清!”我可怜的妈妈,你被骗了。

    “老实交待,干吗骗妈你是色盲?”

爸一愣,憨厚的脸上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

    “没办法呵,当年怎么约她都不肯出来,猜她是由于自卑,怕我看见她那张红脸,只好骗他我是色盲……”

    天呵!妈妈一向以为的和谐搭配竟然是个骗局,而爱才是这场骗局的幕后指挥。原来一切和谐都源于爱,只有爱才能为和谐曲。

        我这个人实在守不住秘密,答应为爸保密有一次,却……

        原以为妈会晕过去,听完妈的话,却轮到我晕了。“生活了十几年,哪能不知道他是装的,看她骗得挺得意的,就没忍心揭穿他……”天呵,两个大骗子骗了我一个小傻子!

      我原以为是爸的爱才有了这和谐搭配,却不知是两个人的爱才有了这和谐的结局。

        [针刺资料五:要有来自独特心灵体验的独特写法]

        令人耳目一新之作

    ——读王浴海的《天上的街市,你在哪里?》

          广东 卢璐

      近年来,思亲,怀旧、诉衷肠一类的文章,读了不少,虽说也有触动,也有共鸣,但能让人心灵震撼并耳目一新者,基本没碰上,而读过又情不自禁想说几句的,则无。前不久,读了王浴海的《天上的街市,你在哪里?》不仅感到耳目一新,而且心灵受到震撼,更有不说几句便难抑心底波澜的冲动。

      《天》文给我最深的感受是新。

    一是新在构思。这是最主要也是最突出的一点。郭沫若大师的诗作《天上的街市》,谁人不晓?何人不熟悉?但能化用其诗句作自己文章的标题,并由此发端,提出一连串的问——实则强烈抒情——来引领下文的写法,又有几人?我能将郭沫若的这首诗倒背如流,也写过怀念父亲和母亲的文章,但从没想过要这样写、可以这样写。因此,一读完这篇文章,便立刻到油印室油印125份,发给我所任教的初一两个语文实验班的学生,让他们跟我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

        二是新在表现手法。联想、想象、对比等表现手法的使用在《天》文中是显而易见的,这也是散文常见的表现手法,笔者在此不再赘述,只品析一下开头两段的特色。

    刚接触这篇文章,尤其才读了标题和开头一段,看到一连串的发问(设问、反问、疑问):“天上的街市,你在哪里?难道你仅仅在文坛巨子诗作里吗?难道你仅仅在这种诗作引发出来的童稚想象里吗?……不是说‘你看那朵流星,那是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走’吗?”我还以为碰上一篇像前些年读到的某个大胆且有创新意识的作者所写的向扬朔、朱自清等先辈名家发难一样的向郭沫若质疑的奇文,其实不然。继续往下读,方知自己想偏了,原来前边那一连串饱含浓情的发问、质疑,全是为下文精要的叙事和浓烈的抒情蓄势和铺垫呵!光凭这点“误会——恍然大悟”的阅读感觉,我便认为《天》文在表现手法上有新奇之处。

      三是新在情感抒发。大凡作家写文章多讲究抒情的含蓄与婉曲,而王浴海先生则不拘一格地率直地倾诉衷肠。“如果能够通邮,如果能够通话,那我首先要与音信相隔几十载的双亲连线,迫不及待地告诉二老——”你看这些句子:“咱不穷了……再也不用父亲进城卖一个国光苹果贴身揣回,全家八口人分吃了!

      再也不用除夕之夜,全家八口人只能每人分吃一个冻梨了!再也不用父亲一件汗衫穿八年、母亲无论冬夏都无衬衣了!”——把告慰之情抒发得淋漓酣畅;再看:“儿子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动辄被‘清除阶级队伍’、每月只领46元工资还不知何时停发的受气包了!如今,跟当年那些同行们相比,儿子已成为职称最高、工资最高、著述最多、影响最大的拔尖者了!”——把自豪之情抒发得底气十足;还有:“生活,已经永远摆脱了困扰咱家几十年的贫穷!唯一感到痛惜的是,二老不在了,你们没有品尝到今日的甘甜!哪怕你们能够尝一口鲈鱼、鲽鱼,儿子也便心安了!如今,什么都好了,什么都正常了,你们却不在了!儿子已经站起来了!唯一感到遗憾的是,没能向二老尽一点孝心,这是儿子无法排遣的痛!”——将对父母过早逝去、作为儿子却不能报答尽孝的痛惜之情和怀念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令人肝肠寸断。

      最后,我想打个比方,读过《天》文,就像喝了一杯集茅台、五粮液、北京二锅头等名酒、烈酒调出的味道独特的酒。

    (王新运选自有关报刊)

      附:《天上的街市,你在哪里?》思路:

    幻想郭沫若诗作里的“天上的街市”是真的,幻想仙逝多年的二老像牛郎织女一样在“天上的街市”“提着灯笼在走”,幻想与“天上的街市”中的二老连线、通邮、通话,“我”要迫不及待地向二老倾诉思念之苦;“我”一再默诵郭沫若的诗句,仰望长空,迫不及待地追寻:

      天上的街市,你在哪里?父亲母亲,你们在哪里?“那朵流星”,是不是“你们提着灯笼”在走?你们在天街相搀漫步之时,偶尔往下方看几眼好吗?下方,儿子正满含热泪仰望着你们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