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余华
1、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
2、换句话说,人的友爱和同情往往只是作为情绪来到,而相反的事实则是伸手便可触及。正像一位诗人所表达的,人类无法忍受太多的真实。
3、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4、写作的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中文版自序
5、人的体验和欲望还有想象和理解,会取消所有不同的界限,会让一个人从他人的经历里感受到自己的命运,就像在不同的镜子里看到的都是自己的形象。我想这就是文学的神奇,这样的神奇曾经让我,一位遥远的中国读者在纳撒尼尔·霍桑、威廉·福克纳和托妮·莫里森的作品里读到我自己。
———英文版自序
6、人都是一样的,手伸进别人口袋里掏钱时那个眉开眼笑,轮到自己给钱了一个个都跟哭丧一样。
7、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
8、可是我再也没有遇到像富贵这样令人难忘的人了,对自己的经历如此清楚,又能如此精彩地讲述自己。他是那种能看到自己过去模样的人,他可以准确地看到自己年轻时走路的姿态,甚至可以看到自己是如何衰老的。这样的老人在乡间实在难以遇上,也许是困苦的生活损坏了他们的记忆,面对往事他们通常显得木讷,常常以不知所措的微笑搪塞过去。他们对自己的经历缺乏热情,仿佛是道听途说般的只记得零星几点,即使是这零星几点也都是自身之外的记忆,用一两句话表达了他们所认为的一切。
9、人要是累得整天没力气,就不会乱想了。
10、做人不能忘记四条,话不要说错,床不要睡错,门槛不要踏错,口袋不要摸错。
11、人啊,活着时受了再多的苦,到了快死的时候也会想个法子来安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