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时的路 | 从农村到厂矿,我们都需要适应
齐帆齐微课:

在我六岁那年,父亲回家宣布了一个好消息,我和妈妈哥哥可以搬到厂里和父亲一起住了,父亲分到了一套房子。
我们搬家的那天,(其实也谈不上搬家,因为我们除了几身换洗衣服,什么也没有)天气很好,一家人心情也很好。我们是坐面包车去的,到厂里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一路上我都趴在车窗上看外面的风景,根本顾不上大人们在说些什么。那心情就和5岁时我趴在母亲的轿子上看世界一样,我的内心充满了好奇。
在车子驶入工厂的时候,我看到约莫有几十栋楼房,父亲说那是职工住房。我好奇地望着那一盏挨着一盏的灯,在农村,房子都是零星散落在各个角落,像这般集中在一起的房子我第一次看到。萤火虫聚在一起尚能照明,何况这么多灯呢,周围的夜空都被照亮了,我一下子喜欢上了这个地方,它就像我想象里的童话世界一样。
然而,我喜欢这个地方,不代表这个地方的人会喜欢我们家的到来。第二天,我才有时间好好看看我们的新家,是一栋通道式的两层楼房子,大家共用一个走廊,就是要从别人家窗口经过才能回家那种。后来我才知道,那种楼是专门给农转非家庭的,双职工家庭住的是那种独立单元式。
父母忙着布置新家,一共就一室一厅的房子,也没什么好布置的,何况我们没带家具。父亲从单位要了几张桌椅供哥哥学习。我和哥哥只能睡在厅里,也就是那时候起,哥哥经常要我给他挠脚板心,他因此练就了不怕痒的功夫,而我也练就了能把人挠睡着的功夫。
白天,父亲上班,哥哥上学,母亲做家务,只有我最闲,我也不敢跑远,就在家附近玩耍。就在那时,我认识了发小莉,小孩子太容易熟络了,她家离我家只有几十米远,那天偶然跟她一起去了一次她家里,我发现她家有好多我们家没有的东西,电冰箱、黑白电视、缝纫机,收音机,而我们家带电的东西就只有几个灯泡。
和莉玩熟了以后,莉的父母也对我特别友好。莉的父亲是厂里的公车司机,母亲是职工医院的医生。于是我和她一样获得了一些“特权”,比如她父亲出车时偶尔会把我们俩一起放在司机座位靠右窗的一个木箱子上,这样我们就总是可以看到车子前面的风景;比如她母亲会从医院拿那种好看又好吃的宝塔糖(其实就是打虫药)回来给我们吃。
我那时候只顾着自己玩得开心,并不知道哥哥作为一个休学一年,从农村转到厂矿的插班生是什么样的待遇。只是有一次,家里突然来了一个中年妇女,特别凶的样子,一进我们家就开始和母亲数落哥哥的不是,原来是他的儿子和哥哥打架了。我想都不用想就知道他儿子肯定倒霉了。谁能打得过哥哥呢?
可是让我难过的是,母亲居然当着那个女人的面打了哥哥,还要哥哥给她赔礼道歉,倔强的哥哥不肯认错。母亲便又打他,我哭着说:“不要打我哥哥!”那个女人走了以后母亲也哭了。在我印象中,母亲还没有这样打过哥哥。
后来,别人告诉母亲,是那个人先挑起事端,并且动手打了哥哥,哥哥才还手的。后来那个人还喊了几个人一起来打哥哥,但哥哥百米冲刺的速度在学校里是无人可比的,寡不敌众,哥哥就跑,而一对一又几乎没有人能打得赢他,哥哥就是靠着这力气和速度才慢慢站稳脚,没有人再欺负他。
很快我也到了该上学的时候,校园生活是什么样的?我想象不出来。
齐帆齐28天写作成长营(25)篇1282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