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每天进步一点点想法

教师用好这三招,妥妥抓住学生心

2021-07-30  本文已影响0人  GaoJie_

        作者:三吉

Motivation

招式一:突破定式思维

James是班级成绩最差的学生,调皮搞怪,在课堂上制造噪音。“作业放在寝室了”,是他经常对老师说的话。最近一次课,他一改常态,变得安静。此时,作为老师,头脑中会想:

A.他在打什么坏主意,需要时时敲打,警钟常鸣

B.他知道上进了,愿意努力,需要表扬赋能

问题来了,在那一瞬间,您是A还是B的呈现呢?

如果选A,说明在此问题上,存在定式思维。

学生调皮捣蛋,在我们心中,就会给他定位为差生,在处理具体事情时,可能会带有评判。

事实上,即便再调皮的学生,也是有一股向上的原始生命动力的。他也非常期待得到老师的肯定,作为老师,如果只知否定这个孩子,这对孩子的内心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被称为马太效应。此效应,告诉我们,要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尽量克服定式思维,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帮助、激发和引爆学生。

努力提升自己,与学生一起共同终身成长,就是王道。

招式二:留白培养反思

学生抱怨学习通平台线上+纸质线下作业,任务太多,表示做不完。此时,你会:

A.对作业进行优化精简升级,按照平均接受程度适时调整

B.只要是试题,不管多少,都要布置下去,这样才让自己安心

有些老师喜欢课后布置大量习题作业,让学生巩固相关知识点。

出发点是好的,但如果超出了学生所能承受的范围,就会引起学生反感,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超限效应。也就是,人接受任务、信息和刺激时,存在主观容量,如果超过这一容量,就不愿意认真对待这些任务了。

当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也可参照此效应进行调整。学生“垫垫脚”能实现的目标,很大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正向行为的发生。如果过于难,他们就会丧失信心,从而不会认真对待任务。

经常画画的朋友会知道,作品需有留白。其实,教育也讲究留白。学生犯了错,只能批评一次,忌讳对同一学生,同一件错事重复同样的批评。这样,容易引起学生反感。

这和哲学的适度原则,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属于平衡的智慧。

Drive

招式三:强化需要改变

课堂中,教师制作了pass卡,课堂上积极参与,即可有抽牌机会。但最近,学生好像为了得到pass卡而学习,没有pass 卡的活动就不参与。此时,你会:

A.不做改变,只要为了学习,怎样都好

B.经常改变竞争规则,让学生持续感受到挑战和新奇,充满期待

在课堂中,用适当的奖励来鼓励学生,助力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本无可厚非,但扇贝效应告诉我们:固定时间的奖励,不能维持新的行为。

没有pass卡,学习个体就会丧失热情,继而不参与活动。

在初始学习阶段,持续固定的强化非常有必要,很大程度,能帮助学生完成设定的任务要求。

但当学生的学习行为达到一定程度,就要不断延长强化的间隔时间。

因此,适时改变游戏规则,让学生找不到其中变化的规律,从而对每一次课都充满着期待,充满着新奇感。这样,会很好规避扇贝效应。

突破反思改变,以上三招,值得在教学过程中去聆听,去探索,去感受,去践行。

To see,to feel

教育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每一个学生,都值得被看见,被理解,被赋能。

一起践行,彼此滋养,终身成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