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纠正孩子吃饭的三种行为
2021-02-02 本文已影响0人
心光宝爸
孩子吃饭时有这3种行为,请及时纠正。
一、吃饭“吧唧嘴”
你有没有这种感受,一起吃饭时,有一个“吧唧嘴”的人那种内心就会进入相当煎熬的状态。为什么会有这种状况?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做过相关研究发现:
吧唧嘴、擤鼻涕、嚼口香糖、吸管声会让许多人出现特别大的异常反应!比如心率加快,甚至冒冷汗!
而孩子时期的行为,尤其是3-9岁行为习惯塑造的关键期,此时养成了“吧唧嘴”的习惯,长大后改起来特别困难,在与他人交往时难免被人定义为没有礼貌、缺乏素质的表现。
二、第一个动筷
很多家庭里,孩子演的是“小皇帝”这个角色,在吃饭时体会的最明显。总是第一个动筷、想怎么吃就怎么吃。一些家长用一句:“小孩子,饿得快,他想吃就吃呗”纵容孩子。
试想一下,将来孩子步入社会跟领导吃饭第一个动筷、跟客户吃饭,客户没来,自己先吃完了,这样的画面多可笑!这种人想要有大本事,八成要靠天降横财了!
因此,在家庭的饭桌上,不要让孩子第一个动筷,要让长辈都坐齐了开始动筷了,孩子才可以吃。这是让他明白尊重长辈,更是让他眼中有别人。
三、喜欢吃独食
有些孩子把自己喜欢的菜就放在自己面前,甚至都不让别人夹!一些家长还开玩笑道:“这孩子护食”!这种玩笑的语气,只能纵容他自私的行为。
孩子6岁前重要的一项训练就是防止自私,而防止自私的方法中就有一条是吃任何东西时,先让孩子去分享。
这样的孩子才具有社会性,因为人类就是社会性动物,没有人可以脱离社会独立生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