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活着》更应好好活着

2017-08-25  本文已影响0人  f65f37c8104a

                               ——秋燕

      不止一次读余华的<<活着>>,每读一次内心都很沉重也很悲凉。余华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在简洁平实甚至是平淡的叙述下,描绘了福贵的一生。并在冷静的叙述中,把中国六七十年间所发生的灾难-----自然的灾难人为的灾难,都表现在福贵和他的家人身上。

看了《活着》更应好好活着

       儿子有庆因为和县长夫人的血型一样,给生孩子大出血的县长夫人抽血而被活活抽死,死时才13岁,福贵疯了一般但也不知道跟谁去讨要儿子的生命,就不了了之,人微言轻的小人物啊,卑贱的生命啊如灰尘如空气;女儿也是生孩子大出血而死,妻子在女儿死后3个月也病死.好在还有女儿用生命换来的外甥苦根给福贵和女婿二喜带来活下去的希望和少许的快乐.好景不长,干建筑的女婿被水泥板夹死,7岁的苦根吃豆子给撑死了.

看了《活着》更应好好活着

       福贵呢!用他苍老的双手埋藏了一个又一个亲人,埋葬了希望埋葬了快乐,我以为他活不下去,活下去的意义在哪里?

       命运怎么能这样对待福贵?这么残忍这么绝望这么卑微而又无法倾诉和防抗。

       福贵唯一的一次反抗是因为他的哑巴女儿.女儿凤霞和村里的王四在一块地里挖地瓜,凤霞挖出了地瓜,王四抢了过去说是自己挖出的,他欺负凤霞不会说话,为了一块地瓜凤霞挥起了锄头,王四和凤霞打了起来,福贵也参加进来,差点出了人命.这唯一的一次挣扎也是小人物对小人物的.起因是一块地瓜.

看了《活着》更应好好活着

       送走了一个又一个亲人,福贵又到集市上买了一头老牛,很老,几乎是不能耕田干活的牛,因可怜老牛马上要被宰杀,所以买下来,就等于解救了老牛一命.并给老牛起名叫福贵.走路一瘸一拐的老头福贵牵着还有3年寿命的老牛福贵依旧在田里春种秋收,只为了活着而活着,只要活着就得劳动.

看了《活着》更应好好活着

       书的结尾写道: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在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老人唱道:

      少年去游荡,终年想掘藏,晚年做和尚.

       多么直白又多么有哲理,多么平淡又多么忧伤.........

看了《活着》更应好好活着

       余华在结尾才微微流露了感情: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

      合上书,感叹福贵的悲惨命运.一个人如汪洋大海中的一滴水,如黄土高原上的一粒尘,总难以把握自己的命运,难于驾驭自己的生活.特别是在解放后,整个的国家从百废待兴中爬起,温饱就是民生的头等大事,有温饱才有尊严才谈的上生活,极度的贫穷只能是苟延残喘只能是活着,像动物一样的活着.历次的政治运动让经济的发展落后几十年,写到这里就想起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中的一幕,解放20年,县委书记下乡到农家,仍然有女孩子白天不能出门在炕上待着,因为没有衣服穿,多么让人心酸.每一个沉重的悲剧都是痛苦的,每一个亲人的死去都让主人公死去一回,我能感觉到他痛到麻木的无奈.余华在整篇的叙述过程中几乎没有用一个形容词,没有煽情的句子,没有意识流的手法,基本就是平铺直叙,可就是这看似不动声色的平静的叙述中,让我们感到于无声处的惊雷.

看了《活着》更应好好活着

       正如余华在书的自序中所说:时间创造了诞生和死亡,创造了幸福和痛苦,创造了平静和动荡,创造了记忆和感受,创造了理解和意象.

       在我们有限的生命过程中,对比福贵所处的时代和生活环境,对比我们现在身边还有些类似福贵的人们,对比那些战乱国家的随时被炸弹和子弹伤亡的平民百姓,对比那些逃离祖国挣扎在死亡线上的难民,我们还有什么可以抱怨可以绝望可以颓废的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