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针黄帝内针黄帝内针

治疗膝盖发凉、脚心冒凉气。

2019-02-25  本文已影响110人  ef1ef59036ec
  王大爷的耳聋经过治疗后,老伴儿方奶奶和女儿都觉得和他说话没有以前那么费劲儿了,方奶奶问我:膝盖以下发凉好几年了,脚心冒凉气,太难受了,睡不好觉,可以治吗?              可以给您试试,我们先调理几次看看效果如何?

        一、病情分析

      方奶奶、女、74岁,右膝盖内侧外侧(外侧更明显)及以下发凉,脚心总感觉冒凉气,晚上必须烫脚,使劲儿搓脚才能勉强睡着。

      膝盖以下以及脚心发凉,三焦定为:中焦、上焦

      六经辩证:太阴、阳明、少阳、少阴

      进针定位:左腕踝处进针。

        二、治疗方案

    病情覆盖范围有:中焦、上焦,故选择进军敌人首要突破口中焦下手,膝盖外侧发凉更明显,主要以阳明、少阳为进攻方向,故在首选左肘关节:曲池、尺泽、天井下针,上下加强同气合谷、阳池、脚心冒凉气,故在左掌心劳宫附近寻找阿是穴进针,后考虑方奶奶主要是年龄偏大,阳气不足,又在后溪、支正两处下针,此二针是为了扶阳,阳明处偏历有明显酸痛感,故又在此处加了一针。

    三诊以后,问患者是否有缓解,患者说有缓解,晚上可以睡着了。

    七诊以后,患者自诉基本已经恢复,感觉寒凉之气还剩下一点儿,随后建议再扎两次进行巩固。

阳池、阳溪为何命名?

            三、    总结

穴位名蕴意深刻

    在《内针》书籍第122页,说过一段话:每一个穴位都有不同名字,中国文化讲求名实之间的关系是相符的,因此,穴位名也是针道里很重要的一项内容,亦需着力探求。

    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知道膝关节发凉是阳气不足,寒气太盛,所以要驱寒抚阳。在上诉案例中,穴位还可以更改吗?当然可以的,比如上焦阳明经:阳溪穴、少阳经:阳池穴、太阳经:阳谷穴

    池:积水的坑;水塘;溪和池都是聚集水的地方,古人取这两处为:阳池、阳溪,自然皆有深意,都是阳气聚集之地、开关之枢纽,故可以作为阿是穴抚阳首选,太阳经阳谷穴,我想意是如此。当然手上脚上的“八风八邪”也是可以参考的,最后具体的选穴还是根据我们《内针》三二一法则来一锤定音。

说文解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