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起风了的简书起风了的随笔

如果人生是一本小说,我们应该注重角色还是情节?

2018-11-26  本文已影响11人  起风了的简书

林语堂说过:“要做自己人生的主角,不要在他人的戏剧里充当配角”,如果人生是一本小说,我们更注重角色而不是情节,我们希望在每个人在那本属于自己的小说中,尽可能占据主要地位,尽可能有更多的戏份发生一段或平平淡淡或轰轰烈烈的故事。如果注重情节,纵使你眼前的世界再五彩斑斓,可是我们只是那个可轻可重的配角,甚至只有一两个尽头的路人甲。

注重角色是为自己而活,而注重情节是为别人而活。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如果人生是一本小说自己是编剧也是演员,就如一部电影讲述着一个人的一生。我们常说要掌握命运,要找到自己的闪光点。云清风淡自从容,花红果硕显美丽

云清风淡自从容,花红果硕显美丽”,每一样东西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不可能永远是配角。也许你并不出色,但是你应该找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做自己生活的主角!

其实如果人生是一本小说,我们应该注重角色还是情节,可以统一在另外一个问题之下——人活着是为什么?婚姻?家庭?事业?这何尝不是一种借口,去诠释情节的另外一种理由,让他听起来更加堂皇而之罢了。就说说结婚吧,一纸约书,两枚戒指,开启了婚姻的大门,日复一日的跟锅碗瓢盆,油盐酱醋交织着,如果是有共同的精神领悟的亲密爱人可以美好的渡过一生,这是人生最美好的事情,如果这一切对于你来说只是匆匆而过,就好像你和心仪的另一半一同步入神圣的教堂,亲戚祝福,朋友祝贺,但是这一切美景与你无关,因为你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来宾,而TA是今天的主角即将迈进婚姻的殿堂,这岂不是一种着折磨?

更有甚者,为了固守婚姻,有很多人放弃了自己,你自己的生活都不能把控,怎么和别人相濡以沫?

请在你最黑暗最绝望的时候,对自己说:“我是主角,我对你的爱没有丝毫的减弱。

就算因为你犯的错让全世界都不放弃你了,我依然不放弃自己

先做既生命的主角请先跟自己结婚,跟自己结婚意味着你对自己的幸福全权负责,而不再依赖于任何人“施舍”给你幸福。你也会坦然的接纳别人的爱,但你本身也有能力给予自己这种你所渴望的爱。

如果人生是一本小说那我们该如何让自己成为人生的主角呢?

提升专注力,可以尝试冥想,全神贯注于一呼一吸的动作,提高对自己当下状态的觉察;给自己设置deadline,请朋友监督,达不成就请朋友吃饭。提高任务的紧急性,逼迫自己专注于当下的工作。

修通自卑情结,需要模拟、进入从前令自己自卑的事件,再次面对、感受、评估它。当你发现,从前足以淹没自己的痛苦之河,如今只是刚到脚踝的清浅溪流,那一直笼罩自己的自卑阴影也会淡去不少。

转移注意力,可以在情绪不稳定的时候及时抽离当前的场景,做一些舒缓身心的事,比如听音乐,跑步,或者和朋友聚会。等平复心情,充分放松后,我们能更高效地投入眼下的任务。

觉察好自己当下的状态,调整、修正,确保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舞台上。在人际交往中,尽量避免注意力涣散,被别人的喜怒哀乐牵着走,尝试将彼此纠缠、消耗的关系转化为彼此扶持、成全的良性关系。人生宝贵,一分一秒都不要浪费在不值得的人或事上

刚刚说了爱情,我们再来说说人生这本小说另外一个常见的模块——亲情

亲情----可以说是在这个世界上最温暖人心的,也是最让人放不下的,也许活着是一种责任,为了繁衍后代,为了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最有名的就是“二十四孝”,从这二十四孝中可以看出中国对于孝道的崇扬,甚至有些泯灭人性,

面子文化和孝道文化,都有同一种逻辑:我怎么对你都是为了你好,我必了解你、尊重你,我完全从自己出发随意对你,但你必须承认,我是为了你好!这个思想的内核就是生活更注重情节而轻视角色。这样的选择好嘛?不好这类人的内心是封闭的,他总是希望把他认为好的东西给你,却忽视了你发出的声音忽视了你的内心!

他们为别人而活,却从来没有活到别人的心中,纵使这样的生活再精彩最后也是别人的精彩而不是自己的精彩。家庭不是一个人生活的目的,就像我们说繁衍不是我们生存的目的,生孩子不是我们生存的唯一目的,吃饭不是生活的唯一目的,那就跟动物差不多。实际上人跟动物的区别就是除了基本的生理需求,另外你是有精神需求的,你的精神需求如果不能达到一定的量的话,这个人的质量就不高,你对自己的生活的满意度就会降低,何谈幸福一词?到头来兜兜转转也只有一个字——“空”。

人生的三重境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在这个追求名与利的时代,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流转我们才会明白其中的真谛,忘了简单一点,纯粹一点就是最好的选择。抛开一切拥抱自我,注重角色,接受自己,就能能更好的生活,感受自己的内心每一处身体的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