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通论》学习笔记(三)
《写作通论》学习笔记(三)
--- 如何过好“写作关”
热爱写作的人都想写出“文从字顺”的文章,这并不是“写作知识”能完全解决的。如何过好“写作关”,《写作通论》作者有比较全面的阐述。
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认识写作的特点
二,认识写作的规律
三,“多看和练习”
一,认识写作的特点
“写作”有三个特点:目的性,综合性,实践性。
“目的性”指的是作者的主观意图。“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这是不错的;但这个‘反映’不是照相,不是复制,而是一种能动的、自觉的反映(所以说必须‘反复研究’,才能‘反映恰当’)。……‘目的性’既是主观意图,它就不能不和‘反映’者的立场、观点发生密切的联系。”
每个人的写作都是想表达点什么,所以一定会反映出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写作就是“立言”的过程。有的是劝善惩恶,有的是陶冶性情,有的是为人生的追求,有的是“为人民服务”等等,所以“写作活动本身就是一项社会性的活动”。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我对写作的认识有了提升,会端正自己学习写作的态度。以前总认为学习写作就是“自嗨”,很自我,好在自己还是感情健康,思想积极的,文章的立场、观点不会贻害于别人吧。既写作就要有社会责任意识,就要严谨,自觉审视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这既是对社会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我为有如此的认识而心生喜悦。
“综合性”指的是,“文章是作者思想、生活、知识、文字(技巧)等各方面水平的一个综合的反映”。
正是因为一篇文章是作者各方面水平的综合反映,所以,历朝历代多采用“以文取士”的办法。当今社会,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也会助力成长和成功。
既然“综合性”是写作的特点之一,就说明写好文章,“写作能力”不是最重要的。写作关系到作者的思想水平,生活阅历,知识储备,以及才情禀性。古人讲“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奥,同作一题文,各自擅其妙”(赵瓯北:《闲居读书》)。提高写作能力要从多个方面做综合的努力。
“实践性”是写作的一个重要特点。
“写作,是一种能力,主要是一种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技能,技巧。懂点‘道理’并不很难,但它并不能立见效果,难就难在从‘道理’到‘能力’的这种转化。”作者在《写作通论》中的如是说。
作者还援引了老作家、著名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叶圣陶先生的话:
所谓能力不是一会儿就能够从无到有 的,看看小孩子养成走路跟说话的能力多麻烦。阅读跟写作不会比走路跟说话容易,一要得其道,二要经常的历练,历练到成了习惯,才算有了这种能力。
—《大学国文》《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写作能力主要是靠“写”出来的,所以说写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多写多练是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的必由之路。
《写作通论》学习笔记(三)
二,认识写作的规律
写作自身的规律,作者总结了几点:
第一,日积月累,循序渐进。
作者重点讲了什么是写作的“序”(循序渐进的“序”)。
一是由少到多,先放后收。
“由少到多”很好理解。
作者援引了鲁迅先生对初学木刻的年轻人说的话,“观察多,手法熟,然后渐作大幅。不可开手即好大喜功,必欲作品中含有深意,于观者发生效力”。(鲁迅《“致”罗请桢》)这是讲木刻,也同样适合写作。作者还说到:“该‘长’而不能长,决不是真正的‘精炼’。随着思想的成熟,知识的增长,生活的丰富,文字的‘容量’也应该加大。没有突破就没有前进”。
“先放后收”。
作者的说法是,“先写‘放胆文’,再写‘小心文’,由‘放’到‘收’,这才是符合规律的正确训练”。书中援引了南宋文坛圣杰谢枋得一段话,“凡学文,初要胆大,终要小心——由粗入细,由俗入雅,由繁入简,由豪荡入纯粹。”(谢枋得《文章轨范》)讲得很精辟。
二是由记叙而论说。
作者说:“一个人的认识总是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而理性的。思维能力的发展恐怕也是‘形象思维’先于‘逻辑思维’的能力”。所以作者认为小学从记叙文入手,高中阶段应该论、叙并重,大学则以论文写作为重心。我理解学习写作,要会“记叙”,也要会“论说”,写作能力才是比较全面的。
三是先规矩而后巧。
学习写作“先求明白,清楚,畅达。特别是基本训练,要严格按规矩办事。‘规矩’好讲,‘巧’则难求”。古语说:“大匠能喻人规矩而不能使之巧”。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也说:“是以学文之事,可授受者,规矩方圆;其不可授受者,心意营造”(《文理》)。学到规矩方圆,写得多了,熟了,自然“熟能生巧”。作者说,“基本功较好了,大体上已得其‘规矩’了,就应在‘巧’字上用点心思。‘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要想写好任何一篇东西,不用心谋划是不行的。特别是文学创作,就是要脱窠臼,创新路,力求‘出新’,‘出格’。为‘规矩’所囿,很难成为优秀之作”。
第二,习惯成自然,基础须早打。
第三,旺盛的写作热情始终是前进的巨大推动力。
第四,文章写得好,每个人的得力点并不完全一致。
这三点以前的笔记有写到。
《写作通论》学习笔记(三)
三,“多看和练习”
要过好“写作关”,“多看和练习”是要道。
鲁迅先生讲:“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致赖少麟》)。
《写作通论》中的这部分内容论述很精辟,读来十分受益。
先说“多看”。
作者说,“多看”的“看”,固然主要指的是阅读,但也含有观察的意思。鲁迅先生曾说过,“此后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第二是要看别人的作品”(《致董永舒》)还说,真正的思索者,应当“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读书杂谈》《而已集》)。可见,鲁迅先生所说“多看”是包括“观察”和“阅读”这两个方面的意思的。
作者侧重讲了“阅读”的问题。主要讲了:“泛览”和“精读”相结合;“读书”和“写作结合。
“泛览”的目的是开阔眼界,增长见闻,以阅读的“广度”求“眼格”的宽、大。
高尔基说:“书本具有一种能给我指出我在人的身上所没有看见和不知道的东西的能力。”他还说:“我读过无数的坏书,然而它们对我也有益处。应该知道生活中的坏的事物,象知道好的那样清楚和准确。应该尽可能知道得多些。经验越是多种多样,人就越得到提高,人的眼界就越广阔。”(《谈谈我怎样学习写作》)
“精读”就是“细细揣摩,反复研究,务求其明白透彻。了了于心。特别是短篇佳作,还应当熟读以至于能够背诵”。作者如是说。
只有精读了,文章的思想内容,感情色彩,神韵风姿,“微言精义”才能够“愈探愈出,愈研愈精”(郑板桥《板桥集》)。孔子读《易》到了“韦编三绝”的程度。如苏东坡所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转引自陈秀明:《东坡文谈录》)。
说到“读书”和“写作”相结合,作者引用了一段很精彩的话:
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知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
—— 宋陈善《扪虱新话》
《写作通论》写到一些文学大师读书与写作的体验。如巴金先生以二百来篇古文启蒙;鲁迅先生仰仗百来篇外国小说。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头脑里没有一、二百篇比较短小精粹,能够熟读成诵的名篇、名作的话,是不行的”。古语云:“操千曲而后知音,观千剑而后晓器”。看得多了,写得多了,就能摸着文章的路数了,没有捷径可走。
再说“练习”。
“练习”就是多写。作者说:“怎么就算‘多’写了呢?这里,也想提出个数字,就是一个人要想过好‘写作关’,没有二、三百篇的练习,恐怕是不行的。”作者同时强调:“当然,数字并不决定一切,粗制滥造,多也无益;但是数量并不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没有一定的数量积累,就很难有‘质量’可言。”
作者摘引了几段契科夫的遗训。
“头一个条件是必须写得多。总会有所成就的。必须写,写,写。一篇小说没发表,那您就写第二篇,第三篇,总有一篇会发表出来。……只是得不屈不挠地、顽强地写。”
“可是如果没有才能呢……”
“您不写作,怎么能知道您没有才能?不劳动,就连才能也没法发现。”
——达冈罗格的席勒:《回忆安·巴·契科夫(谈话与书信)》《契科夫论文学》
契科夫说的是文学创作,对于我们学习写作也是完全适用的。“写作”是一种工作,是最富于创造性的工作;“写作”是一种劳动,是最艰苦的劳动。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家为后人树立了榜样。鲁迅先生一生创作了十六卷集,翻译了十卷集,共计达六百多万字,太了不起了。他说自己写的文章,哪怕是极短小的杂文,都是“绞尽了脑汁”,用“血”和“生命”所换来的。正如雨果所言:“艺术的大道被荆棘所阻塞,在它面前,除了意志坚强的人以外,一切都见而却步……。”
是望而却步,还是攒足勇气,一往无前,全在自己的选择。
作者在本章节的末尾,充满期待的对他的学生说:“让我们在学习写作的路途中,比比勤奋的精神,比比持久的耐性,努力拼搏,早日过关!”
学中写,写中学,其乐无穷!
《写作通论》学习笔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