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笛音
上一份工作辞职后的那几天没有急于寻找新的东家,也因此在那段时间里,白天与黑夜颠倒的生活状态似乎一度成为了自己的生活状态的,可是,忽然之间,有一天,不停地告诫着,真的不可以在这样的继续下去了,从前那个按部就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女子去哪儿了呢?我似乎已经把她丢失了很久很久了!现在,是时候把她给找回来了。真的,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然后,才开始慢悠悠的准备寻找新单位,我的性子果然还是一如既往的慢。
或许是昨天睡得比较迟吧,早上醒来时有点晚了,而之前一直都是睡得极其昏沉沉的,几乎感受不到外界的任何声响,倒是白昼的时候,近日不时听到小区对面那栋楼里面的笛音穿过云霄传递在空气里,响彻在这个小区的,相信小区的很多人家都听见了的,我想。不知道为什么,每次听到那些漂浮在空中的笛音便心生无限伤感,笛音虽然有些小悲伤,但并不浓重,可是到了自己的耳边,流淌在心间便是浓重的哀愁与伤感了,不知道是不是与自己长期听那些令人心碎的江南乐曲有关的,之前有朋友甚至是包括一些关系不错的上司、领导都私下建议过,你以后听音乐的时候,可以适当选择欢快一点的,不要老这么悲伤的,可惜自己一直改不过来,只是因为习惯了,也许是自己不想改变这样的习惯吧。有时候。
晨起之后的第一件事,若有时间,如果外面是有阳光的味道的话,便会不由自主的去了厨房弄了些温水,开始整理房间了,从书橱到衣柜......将所有的细节都一览无余的清理和擦拭,每每看着房间里的愈加整洁干净和窗明几净,心中会生出一种莫名的喜悦,说不出来的满足,尤其是推开门窗的一刹那,当细碎的阳光零星而又斑驳的照进了房间的时候,更是觉得温暖和舒心的,这样的感觉,除了在图书馆里,还不曾在其他的地方有过的,而自己也是非常享受这样的感觉的,不过似乎隔壁室友似乎不太习惯,她总是不明白,为什么我坚持每天都洗衣服,整理房间,一个年轻人为什么总是喜欢把美好的时间浪费在整理这些细碎的物件上,这一点上我们可能有点不太一致,生活习惯和某些价值观上,在她看来,这是严重的洁癖,就像我有时候不理解为什么室友总是加班很晚才会回来,直到后来才知道室友工作的地方是他们老板新开的分店,而他们这些员工则是每天被老板强制要求无偿加班........只能说人世间,各有各的难,各有各的活法吧,也许,对于刚毕业几年的孩子的来说,这种职场的压榨大约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曾经历过的吧。
作为室友,我们相互尊重,也因此一直相安无事,安静的在一起生活,安静的环境,安静的人,至少在这个世界里没有喧嚣,而是静静流淌的时光和生活,还有我们对未来的拼搏和期待。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为了各自的未来出现在这座城市,默默地努力着,同为平民的孩子,年轻的我们为了省钱而出现在了同一所房子里,我们之间,可能有着不同的观念,但彼此尊重,这便已足够了。
有时候听着那些笛音,忽然间又会回忆起学生时代,那时住校,曾经有那么一个星期的时间,每次从某一栋宿舍楼旁经过的时候,总会听见有人在吹笛子,当然是在白昼上课以后,晚自习之前的时间段,正是傍晚时分,然后外出买饭或是去食堂的时候,经过了那一栋楼,就自然的听到了那些笛音,初听有些惊讶,再听却是有些微妙的心情了,与学习无关,与生活无关,更与未来无关,只是觉得这些笛音里一定有着些故事的,而吹笛之人也一定是有着故事的,至于什么样的故事或是发生在什么时候都不知道,不过我很愿意相信,这样悠扬而又略带伤感的笛音必定是发生在宋朝的,或者更确切的说是应该是在南宋的某一段时光里,然后穿越千年的时空和隔着千年的距离,在现代社会的某一天里被某一个人以一曲笛子的形式给演奏了出来,流淌在世人的心田!
那个时候的自己真的很幼稚,迷恋上了文学,然后就为那场无名的笛音写了一首诗(到现在,我都不知道那还能不能叫诗的,只是出于内心的喜欢而随性的写字而已罢了),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心生想法,在遥远的将来,若是能够以写字为生,或许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吧,但是真的到了毕业的时候,却发现原来现实与理想总是会有着千山万水的距离,终究还是向现实妥协了,唯有带着心中的愧疚,不曾放下书籍,闲暇时不时翻阅着,也算是对年少那段岁月和理想的一点安慰吧,至少在心里面不再那么难受的。
后来的后来,有一天再次外出办事回到小区的时候,却发现笛音消失了,再也没有人吹笛子了。一时之间竟然有些不习惯的,一直持续了很久,之后,我就再也没有听见过小区有谁在吹笛子了。而整个小区的生活还是一成不变的,物业的张阿姨是个非常热心和慈祥的长辈,而小区里面不时的有一些孩子放学了之后和家人在空旷区域打羽毛球或是踢球的,然后一些老太太带着年幼的孙辈们在小区里面溜达或是聚在一起拉家常,尤其是有着阳光的时候,还有一些老爷爷聚在一起下棋,倒也是给人一种温馨和宁静的感觉的,而小区最多的便是香樟树了,几栋房子之间似乎都是隔着一排排香樟树的,微风吹拂而过的时候,树叶缝隙间流泻出几片斑驳的碎片把地面的阳光线切割成了一段段,倒也是有趣的。只是到了初秋的时候便渐次的有了些寒意的,出来的人便少了,大多数便回家了。有时候,或者说经常吧,看着窗外的那些香樟树,会不自觉的发呆,天马行空的想着一些奇怪的问题或是什么也不想,就只是安静在那里看着那些香樟树,这似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变成了自己的一种生活习惯,然后一直延续到现在,从学校到湖北再到合肥这个北方的城市,而在自己出到这个北方的城市时候,很多朋友都比较惊讶:我以为你一定会去南方的城市,或者说一定是江南的某个城市,然后在那个温婉湿润的江南城市里生活和工作。
在被质疑之前,我也曾经一度以为,自己这一生一定是会去南方的城市的,因为喜欢上了南方的风土和很多连自己都说不出来的东西,最初的最初应该是受到那句诗词的影响吧: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全文已经不记得了,那时候不过还是一个初一的学生罢了,倒是把这句记住了,然后就一直深深的印在脑海里,不曾忘却过的,这也是自己对江南的第一印象。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开始了关注了南方的一些城市,尤其是偏向于江南小镇一带的,就像有本书的作者在他的书籍引言里写的那样的吧:我只是安静的人,胸无大志,守着江南的一阕山水,安静的写着自己的文字。而事实上他是真的做到了,栖居江南,以文为生,且所写文字都是一些散文和随意的,从不写政治和其他的一些世俗的文字,真正像极了古代时候那些隐居于江南的文人的。
后来的后来,我没有去过南方,虽然爱极了南方的气候和风物,可是,我却始终无法迈开自己的脚步,内心终究还是有所顾虑,我这样的想着,然后便将这样的梦想暂时搁浅了。搁浅在这里。权当是给自己留个美好的念想吧。就像小区里已经消失的笛音一样,让他们成为自己心底最为柔软而美好的一段回忆吧,温暖着此后的余生。
未来,谁也不知道,就像我也不知道大约会在这个城市逗留多久,五年,十年,还是二十年?而我的下一站又会出现在哪个城市,又或者是什么时候离开这个城市。在所有的一切即将到来之前,此刻,我能做的唯一的事,便是顾好当下。
偶尔,也会停下来,静一静,想一想,趁着还算年轻的时候,再奋斗几年吧。只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或者是未来的某一天里,自己可以真的做到无拘无束,不受任何世俗的限制和考量,寻一处安静的小城,度过余生,等到苍老了岁月,再也无力前行的时候,等到真的走不动了,等到生命即将枯萎的时节里,和所有的人提前道声珍重,再见。提前安排好一切身后事,安静的来,安静的去。无需悲伤和哭泣,我相信,人世间,每个人的离开只是回到了他原来的世界去了,我相信,我一直都相信,如果多年后的某一天,自己忽然离去,我应该是回到了今生曾梦回无数次的宋朝去了,回到了原来的宋朝去了,回到了宋朝的那个不知名的江南小城去了。
连日的阴雨,终于在昨天结束,而今天的户外,也是风淡云轻,阳光晒破了空气之后在四周安静的张扬着,而世界也开始变得温暖和明亮。
——————有一段时间,总在傍晚时听到居住的小区里有人在吹笛子。
————写于2012.11.27日,2025.10.31修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