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暘随笔】故乡散忆(47-48)——麦田四韵·秋之耕种2
文/巴暘
地犁好耙平,打好田埂和水路,就可以播种小麦了。在家乡,对播种小麦还有一种专门的叫法,即“耩(jiang)麦”,有时也说成“耩地”。“耩”,从这个字偏旁构造上就可以看出,它是一种典型农耕方式,不过现在已经消逝了,但在我小的时候,却还在广泛地应用。“耩(jiang)麦”要用到一种传统的工具,叫做“耧”,用“耧”播种或施肥,是为"耩",比如耩小麦,耩玉米,耩化肥,都是这个意思。
而提起“耧”,就足以让华夏儿女引以为豪了,这种传统的播种工具在公元前的西汉时期就已经被发明出来了。在耧发明以前,人们播种是用手点播,挖一个坑,播一颗种,效率低下,耗时耗力,而有了耧,点播变成条播,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西汉汉武帝时期的赵过,在一脚耧和两脚耧的基础上,创造发明出能同时播种三行的三脚耧,东汉崔宴《政论》中记载了它的使用方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意思就是一个耧上有三个犁铧,一人在前面牵牛拉耧,一人在后面扶着耧播种,一天就能播种一顷地,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这种耧就是儿时家乡还在使用的三脚耧。
值得一提的是,西方直到十八世纪才发明了类似耧的条播机,在此之前,可怜的欧洲农民们一直靠点播来播种,而聪明的中国人已经使用了近两千年的耧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北方农村,这种耧还在广泛地使用着。现在随着手扶拖拉机的推广,机械化播种已经替代了用耧耩麦,“耧”,这种流传使用了两千多年,凝聚着中国古人聪明才智的传统农耕工具,已经很少能见到了。
耧是由耧斗、耧腿、耧脚、耧杆、耧扶手、耧拖板等部分组成。耧斗一般是方形,上宽下窄,逐渐收缩,分为两格,其中大的一格盛种子,小的一格用于种子的输送,两格间有调节种子流量的活门相通,这个活门称为“耧门”;耧脚尖如锥子,向前翘,前部是三角形,铁铸,可以犁开地面,形成一条浅浅的土沟,耧脚后有三角状空间,上面有孔,是种子流出的孔道。耧脚和耧斗通过耧腿连接,耧腿中空,种子由耧斗的小格向下通过中空的耧腿进入耧脚后的三角状孔道,把种子播于耧脚所划开的浅沟里。耧杆,是耧的两根笔直的拉杆,位于耧斗前,斜向上,逐渐叉开;耧扶手在耧斗的后面,是扶耧的构件。在播种时,耧杆通过牵绳套在牛马背上,由一人牵着牛马,后面一人扶着楼扶手,匀速笔直前进,种子就不断地播种到田地里面。
以前用耧播种,拉楼的一般是牛马,没有牛马的时候人也可以来拉,通常是一个人肩挎牵套,双手扶着耧杆,另一人在前面挂套拉耧,后面有扶耧人,三人组合,就可以用耧播种,但更多的时候不止三个人,常常是几户人家一起,每家出一两个劳力,为几家轮流播种,这时前面站着两根耧杆中间套耧的有一人,后面扶耧的有一人,其他的人每人一条绳子牵在耧的合适位置,合力拉耧,人多力量大,拉起耧来就没那么费力。
用耧播种时,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定好“耧门”,耧门是调节播种密度的一个重要部件,它是上下活动的,可以调节大小,以控制种子进入耧腿的流量,进而控制播种的稀疏。不管是牛马拉耧,还是人拉耧,行走的速度一般是均匀恒定的,因此,开始播种前,一定要先调节好耧门的大小,这样才能保证播种出来的麦子不稠也不疏。
扶耧也是个技巧活,要一边前进、一边摇动扶手,使种子能均匀地流入到耧腿中;而且还要时时根据土地情况掂提耧扶手,控制播种的深度。这个活一般人还干不来,通常是由庄稼老把式来干。小麦播种以后,大约要七天才破土发芽。
种子播到地下以后,先是逐渐膨胀,体积增大,那是它内部的胚芽和胚根在生长,等到它们长到一定程度,就会穿破种皮,露出白白的幼根,和淡黄绿色的胚芽,幼根扎到泥土深处,汲取着大地的营养,而胚芽破土而出,露出尖尖的脑袋,慢慢地,第一篇叶子由卷裹的状态舒展开来,这才算是发了芽。
这时候的麦田,真是应了韩愈的那一句话,“草色遥看近却无”,不过这里的却不是草色,而是麦子的颜色,远远的望去,一片片的淡黄绿色,铺洒在田地中,生机勃勃,而走进细细观察,只看到一棵棵极为纤细柔弱的小芽,倒是看不到那成片的淡黄绿色来。
过个三五天,麦子抽出几片叶子,颜色也越来越深,由黄绿色渐渐变成绿色,薄薄的叶片也渐渐长宽长厚,柔弱的麦苗渐渐壮实起来。
家乡是大平原,麦子发芽以后,除了零零星星的村庄,就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麦田。
深秋的早晨,伴随着第一缕金色的阳光,麦苗伸展着它那绿油油的嫩叶,顶着亮晶晶的雨露,像翡翠一般晶莹剔透,绿得发亮。
极目远眺,密集齐整的麦田,像一块块裁剪规整的绿色地毯,把大地铺的严严实实。横平竖直的的土黄色田梗,如经纬交织一般,整齐划一,好似绿毯中的一道道条纹,大方美观。
秋日的凉风吹拂而来,麦苗轻轻摇晃着身姿,像是要把自己的精神抖擞抖擞,好使出浑身力气往上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