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一袋米

2024-03-01  本文已影响0人  杨子2017

那些年的一袋米

2024年3月2日   晴

人世间热播之后,梁晓声似乎又成为大众视线中的热门作者,说起来挺惭愧,并没有读过他太多的作品,只记得有一篇小说是关于父子的故事 ,挺动人的。人世间播出后,我一度想读一下他的原作。

今天偶然刷到梁晓声的一段采访,梁先生讲起来,他当年读的是复旦大学,在他毕业的时候,学校想让他留校工作,可是他拒绝了,他要回家去照顾家,接下来,梁先生为了给家人更好的生活,他又去下乡了,有年轻人问他后不后悔,梁先生讲,有什么后悔的,为了家人就这点付出,那有什么呀?如果都不舍得为家人付出了,那还算什么家人。所以他觉得和这些年轻人没有什么可讲的,时隔这些年,认知都有了很大的不同了。

可能,在梁先生的那个年代,家里都有几个孩子,家庭的结构是不一样的,一家人是一个整体,每个人都只是家的一部分,梁先生这样对于家充满责任感的人太多了,梁先生生于上世纪的四十年代,和我的父母都是同时代的,在我的印象里,父亲对于他的兄妹的感情也是很深的。

物质生活不够丰富的年代,共患难的生活更容易给人一种深刻的感受,总是吃不饱,偶然吃到一点美食,很容易刻骨铭心的,我还记得小时候,有亲戚给我爷爷带了一小袋天津小站米,在那时候大米是相对稀缺的,于是,这一袋米就一直被珍藏,一直都不舍得吃,到了夏天拿出来的时候,已经全都是虫子了,没有办法吃了,只能倒给院子里的鸡吃了。

我想,如果第一时间做一锅米粥,那是多么的美味呀,可能会记很多年吧。现在,大米不是什么稀罕物了,可是,我总是会想起来那一袋被珍藏的小站米,是物质稀缺年代的一种回忆吧。

吃了会记得,没有记也记得,异曲同工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